孩子是父母前世欠下的债
原创杂文 文/咿呀蚁
昨天不光忙活了一整天,还惊魂不定一晚上,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不,自从过完春节以后,我幡然醒悟一改以往的写作思维方式,主要是考虑健康的问题。不再乐此不彼、耗时劳神的一条一条发微博(但有好玩的例外:比如发生活感悟图文)。写文重点主要精力放在每天发一篇千字以内寻常百姓家长里短或者对世人世俗事的独家评析博文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被点击被关注就交给仁慈的老天爷,还是那一句话“身体是活下去的硬道理”,不想留下“文章还在,而人已离开”的遗憾,人活着还有翻盘惊喜的可能。
哦,又扯远了,不是说一晚在惊魂不定中度过吗?是这样的昨天为了银行的事忙活了一整天到家已经傍晚,又饥又渴,就把每天要完成的博文放一边先,解决温饱。酒足饭饱后就抓紧时间爬格子,由于白天的折腾,疲惫以至于写文章时不由自主出现不知所云的尴尬奔溃僵持局面。到了22点左右终于又磕磕绊绊拼凑出一篇万事大吉。一看休息时间还没有到,就一边养神一边看网络视频里的影视剧打发时间。正看到结尾,突然网络故障提醒告知网络处于脱机状况,一下网络混乱考虑明天的写文章进度可能因此受影响而搁浅。最后尝试着先关机再重新开机试试还是无果,难道又是欠费而被停掉。想想不能呀,我这个月没有随便用过电话,一次也没有。一看时间23点,离我真正安息还有一个小时,但还是强忍着睡吧,一切放到明天再折腾。
熬着熬着漫漫进入了睡梦中,正在美梦享受中突然被隔壁哐哐哐的敲门声活活给振醒,一看凌晨三点半,最后确定是隔壁结婚没几年的小夫妻俩因第三者插足引发的离婚而垂死挣扎吵闹白热化升级中,老公在屋里僵持反锁房门不让愤怒小鸟老婆进屋理论。关于这小夫妻我在去年年底有一篇《发错了吗?短信》打油诗曾经提到过,那天写完打油诗后就得到证实不是打错了,就是活生生发生在我身边认识的人真正的陈芝麻烂谷子有关感情危机的那些破事。
对于这种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我一直不好插手,虽然远亲不如近邻。我开始就告诫自己不要多管闲事,但是面对一个无助的孩子遭遇感情危机,哭诉无门只有采取极端的这种扰民方式发泄:持续不断有点惊魂的敲门声还有竭斯底里。我终于把持不住,打开了房门,叫妹妹到我家先暂住一宿,一边开导一边不留情面批评道:你口口声声说要心疼姐姐(按辈分应该叫阿姨),知道不,我对你今晚严重扰民的所作所为很反感,要搁到国外这样的行为是要坐牢的,知道不!你有苦水,值得同情,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冲动变成不值得同情和支持的受害方。还有想当然认为用这样的我死也要拉一个作陪的报复心理让背叛你的人感到不适,最后受罪不被待见的还是你,没别人。当你竭斯底里精疲力尽叫嚣后人家像没事人一样转身继续补觉,知道不,最后没有达到目的,还伤及无辜我,一个每天只能睡4、5个小时安稳觉的可怜虫,妹妹听后一脸惭愧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这一晚上的折腾终于在妹妹没心没肺的鼾声中平息了。
早上一打开电脑才知道昨晚的网络又是虚惊一场,于是今天就早一点写文,因为每天感觉就好像置身于不确定的惶恐不安中忐忑度过,早一点完成就少一点风险。正准备写呢,又有系统温馨的文友之间的互动提醒,还是先回复后在写文。昨天针对文友白菜的文章发了一条评论:对,不管父母的要求怎样不合时宜,就像我的母亲一样,爱折腾,住不惯新家,就喜欢腐朽不便的老屋,但只要她开心,我们就顺应老人的心愿。父母在就是我们的幸福。白菜回道:“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是为子女考虑的太多。”我又接着回复道:是呀,孩子是父母前世的债主,同样也是父母活着的依托。是悲是喜,没人搞懂,这就是中国人的不会改变的独有秉性罢,一代代乐此不彼。从昨天为了一生中唯一的至亲侄女(因为自己没有儿女)鞍前马后奔忙操心,到晚上为了与自己非亲非故的无助女孩苦口婆心,这中间苦辣酸甜滋味过程只有我一人独品,但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只要孩子安稳幸福就是我们作为长辈的福分。
一下又想到11年前父亲为我操心劳神的往事。2003年有一段时间不是向贵州老家《安顺晚报》投稿吗,因为路途遥远,我只负责写后往那边发(传统邮投),至于发没发我也不得而知,这样查收任务就只能交给爱操心的父亲去打理,在泛黄的笔记本里记录着。记得几年前,我为了稿件的事宜打电话回老家,想让家人留意这段时间我刊登在《安顺晚报》上的文章,叮嘱父亲如果有我的文章就替我保存,就这样每天父亲为了收集我的文章(当时已经退休但单位还有为他订阅书报)就每天必须到单位查找翻阅,只要看见我的名字署名的小方块,惊喜显耀一番后不忘了按时间先后编号并保存。每领到一笔其实少得可怜的稿费就会在一本专门为我准备的流水账上逐一登记,再电话里又不厌其烦告诉我。 保存文章一段时间就给我寄了过来,稿费他也一分不少加进养老金缴费中。这些都是我在整理父亲生前的遗物时看到的。琐碎但融融暖意,幸福满满。
就像我11年前文章里有一段话这样写道:我感觉父亲很欣慰,为自己那个从小喜欢舞文弄墨的女儿,今天终于把自己文字化为铅字而感到骄傲,也证明他的女儿是有出息的,尽管时代的风驰极速,可能有一天这样的以写为乐甚至为生的人会越来越少,最后想了解发现他们留给世人的思想只有通过考古的方式。夜已深,久久不能入睡......其实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不求物质回报,为的是孩子健康成长、成才、幸福安稳足矣。作为孩子我们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微不足道。 孩子是父母前世的债主,也是父母活着的依托和理由。一代代延续乐此不彼,这就是中华民族在经历了多灾多难后还得以传承延续的民族魂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