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盛宴
原创杂文 文/咿呀蚁
昨天在《总也记不住》后记最后里这样写道:刚才在打油诗里说的关于每年都记不住母亲的生日,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无厘头的搞笑事呢?原因是母亲她们用的是阴历,就意味着每年的生日时间不在同一天......对于我这样简单不会拐来拐去的直线思维的弱智来讲,就好像记天文数字。不像我们现代人只用公历,也好记,每年就是在同一天。为此事妹妹每年埋怨我,前几天还试图看了看日历,对比了半天,以为今天就是母亲的生日,于是就拨通老家母亲的电话,祝福母亲生日,谁曾想到又记错了整整晚了10天。为什么呢?腊月是搞明白了,但日期记错了,记成外婆的生日号(正月20日),唉!谁知道她们母女俩生日怎么这么接近。其实更重要的是我的无知而导致的笑话,中国民俗知识的欠缺......
关于为什么母亲与外婆的生日会搞混,更重要一个原因是外婆的生日已经深入人心。外婆在世时每到春节过后的正月20日,虽然春节、元宵已经结束,但作为我们大家族来说年味还没有结束,过了5五天又会迎来外婆的诞辰之日,大家族男女老少举家欢庆为外婆庆祝生日。成了每年雷打不动的春之盛宴固定节目。大人忙活,孩子欢笑。最开心的是分吃赶外婆延年益寿的寿桃(形似桃子的点心)还有垂涎欲滴的生日蛋糕,那时生日蛋糕简单味淡奶香远远胜过今天无论怎样花样翻新、怎样美味多变感觉有点腻的变了味的蛋糕,这样的生日聚会一直持续到1989年年底。外婆走完90年波澜起伏、简单朴实、乐施好人的人生。
外婆走后,这样的家庭聚会还在延续,由一年一次的盛宴变成春夏秋冬循环在母亲和几个姐姐(我的姨妈)家轮流举行。寿星由外婆改为三个姨爹和父亲为主角的家庭聚会。这样的聚会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年轮中把大姨爹、四姨爹和父亲纷纷带离人世。这样的盛宴也随他们的纷纷离世而渐减,前几年几个姨妈身体硬朗还坚持这样乘着各自的生日相互走动着,各家儿女也利用这样的机会互动着,但是随着几个姨妈还有母亲的年纪日渐增高,身体不如以前不知那年那月这样的聚会、这样的盛宴也悄悄淡出表兄表妹互动的亲情生活氛围里。 前段时间与姐在电话里聊天欣喜听到,老家我辈的表哥表姐妹们为了亲情的延续相约每月定时聚会互动一次,听后心神向往。年淡了,亲情还是没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