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还住八楼”有一个重新的阐释 (“过往情愁”原创杂文)

(2013-11-26 16:21:47)
标签:

生命、善妆与卸妆

      对“还 住八楼”有一个重新的阐释 (“过往情愁”原创杂文)      

   

   

  http://s9/bmiddle/0030r3qSgy6EwEHL3hC88&690(“过往情愁”原创杂文)" TITLE="对“还住八楼”有一个重新的阐释 (“过往情愁”原创杂文)" />              生活写作私人空间:简陋破旧,耐得住寂寞静静思考,享受生命的每一次感动

    前言:
刚才正写的带劲,突然系统又发神经,把我辛辛苦苦写的东西和图片给搞没了。本来想继续昨天的话题在深入的叙述一下,于是就到“个人中心——我的博文”中去调一点有用于今天的文章的内容,就把前年年底写的一篇《还住八楼》文章调了出来用于今天的文章中,结果全泡汤。又是“不在碗里”。这几天都是这样子的状况,有时候想完美但就一定不会让你如愿以偿!更奇怪的是我找不到这篇文章了。翻来翻去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唉!所以只有作罢。那怎样!想来想去只有把原稿重新整理再重发到博客里去吧。

   写文章很累!更郁闷的是你写着写着人家死了机,辛苦白费不说,关键是乱了头绪,灵感一下荡然无存。为了时间的考虑,也只能这样对付了。下面就是我前年在海南房价因建立国际旅游岛而一夜飙升的情形下写的一些关于要卖房还是不卖要房的一些亲身经历和感慨。原文如下:

   《当一名“人类学家”》开头写道:“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其起源的学科。我在此将人类学重新定义为:对他人选择如何生活、如何行为报答以兴趣,而不是妄加评判。”为更加完善,我又做了补充:只要在不违背现行法律条文赋予守法公民(正确说法叫市民)应该享有的权力和应尽的义务外,作为一个公民(同上)你怎样生活、如何行为,别人都没权力妄加评判、干涉。但现实不容乐观。

 

    外出碰到过去同楼邻居(多数已搬离,住进新楼房),或很久没联系的朋友(曾经认识的熟人而已)突然来电话,相互寒暄都会问我:现住了?回答当然是八楼。对方停楞一下接着追问道:怎么?还住八楼。我顿时无语并找借口赶紧结束这种无趣、耗费时光的闲聊。

    说到八楼,得啰嗦几句,十七年前年轻气盛,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骄阳似火的海口,在哥医院宿舍八楼安营扎寨,一晃整整十七个年头,八楼已从半新楼房变成彻彻底底的危旧楼。屋里除更换几次家具(多数是从搬新家朋友哪里掏来的),一切照旧,阳台护栏破损未封、电线过时老化、水龙头锈迹斑斑、门窗破落、地面毛凸、墙面陈旧发黄,整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通民居风格。难怪有人来访后都有穿越的怪异感觉,下次再邀连声作罢。

    住在八楼开始只是暂住,没想一住就十七年,等想有修缮的念头物价飞涨,经济不允许,只好作罢,凑合着住吧,比外面租房或露宿街头的人幸福多了。就有好事者皇帝不急急太监,关心起你的安居来。想当然认为就凭你来海口这么多年经济实力应该是换花园洋楼才对。我就纳闷了。

    一次路上听俩人正聊天,好奇三八了她俩的对话。甲问乙:去哪?乙回答:去看xx小区新买的用于投资养老的房子(正逢海口建旅游国际岛热时),甲听后很似羡慕乙有眼光。我一下茅塞顿开,喔,房子不但可以居住,还可以用来投资,更重要的是多了茶余饭后相互炫富的底气,想想我真是非常的落伍,也随俗更风炫富去吗?想了想我有这能耐吗?买房没能耐,压根就没想过,装修花钱劳神,也未必满意,那就力所能及把居所DIY。说干就干,经过一番精心改造装点,八楼居所感觉多了点家的味道,尤其是前后俩个没封闭的阳台经打扫、整理、清除杂物,摆上几盆植物后一下变得宽敞、干净、透气。读书、写东西累了就可以到阳台上透透气(白天不怕晒,晚上不怕蚊虫叮)。

    世界因不同的人和风景而美丽,供人居住的居所一样,没事,别来烦我,没能耐我乐意就住八楼。“评判他人要花费很多精力,而且毫无例外地要耽误你的正事。”《当一名“人类学家”》最后这样告诫,信不信由你。

      http://s15/mw690/0030r3qSgy6EwFjyjoO4e&690(“过往情愁”原创杂文)" TITLE="对“还住八楼”有一个重新的阐释 (“过往情愁”原创杂文)" />
微博提到过的那盆重新移栽换盆微型榕树,是不是有一点古香古色味             

 

   后记:昨天不是有朋友来造访,在文章里还吐槽道:有朋友造访,只能暂时放下写博客与她闲聊起来。一边聊一边叫她欣赏一下我成果,谁知人家不感兴趣!不感兴趣就算了,还否定我的成果(可能是我小心眼,根本是她生活在云端,我寄身地面,看待问题角度不同而已),我有一点郁闷。想我们每天这样做的目的何在?真的是自娱自乐吗?

    正纳闷,发了博客后又返回博客“个人中心”里看网友发来的文章,有一篇叫《哦》诗刚好震中了我心,诗的结尾这样写道:“哦,你可以辗破我的梦,千万别辗碎我的心。”感同身受于是发了一条评论:哦,你可以......无言与对,但又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在网上给我很多的安慰!抚慰我有一点受伤的心,谢谢佳作!

    朋友的不屑(无意而为),我明白,因为我们今天的时代是讲究物质至上、播种精神食粮的著书立传者们只是一群没有价值体现的无偿做公益的被时代抛弃的弃儿。劳而不被别人尊重他们的辛苦劳作,已经成为被无价品尝但又不感恩的得益者一边享用还一边唾弃,文人真的无用了吗?还是这个社会的这些人有病。还不轻!值得深思。

    除了上面这个文化界的绝症外,朋友一直以来对我的生活态度抱以怀疑,认为我每天过的就不是人的生活,上面文章也详细提到了我的八楼居所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我自己到不觉得怎么丢脸,就像《还住八楼》里记述的: 住在八楼开始只是暂住,没想一住就是十七年(1995年年底——2011年年底),等有修善的念头物价飞涨,经济不允许,只好作罢,凑合着住吧,比外面租房或露宿街头的人幸福多了。就有好事者皇帝不急急太监,关心起你的安居。茅屋虽破,住着安稳,豪宅华丽,就未必有牢靠、温馨!于是回绝了朋友,并向她说明我也可以不用这样辛苦和落泊,为什么要放弃比较殷实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原因,树大要分枝,远离家人不是疏离而是更加靠近,不是有“近臭远香”之一说吗。还有就是希望拥有自己一个安静写作空间,我就喜欢我的八楼,怎样!不过争论归争论,也不妨碍我还是朋友,只不过是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罢了。她摇她的头我乐我的活!

   人是什么,就是过客,就是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关键是你为世人留些什么?这对于我来说最为重要!生命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善妆到卸妆的过程,开始大家都希望浓妆艳抹,到了洗洗睡时你也不得不卸下那本不该属于你的假面舞会伪装面具!只有这样你才能睡得安稳,走得从容自信!从父亲过世后哥为他取下那一粒不属于他自己身体里的假牙时我就完全明白了什么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回家就意味着轻松上路,费什么话?

    最后还是用去年《还住八楼》文章的结尾暂时结束今天的话题:世界因不同的人和风景而美丽,供人居住的居所一样,没事,别来烦我,没能耐我乐意就住八楼。“评判他人要花费很多精力,而且毫不例外地要耽误你的正事。”《当一名“人类学家”》最后这样告诫,信不信由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