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微博”昵称合二为一(原作杂文)

(2013-09-25 16:56:30)
标签:

开博

所用

怎么办

答案

麻烦

“博客”、“微博”昵称合二为一

昨天一打开博客正准备发博客时,在博客首页左上方闪出一条新浪博客系统通知提醒:“昵称全新新浪唯一有奖抢占昵称”的通告:“博客昵称体系将于近期升级实现昵称唯一,您可以通过官方活动验证昵称唯一并完成修改。”领取条件是:“1、同时开博博客和微博,2、博客昵称与微博昵称一致,所用昵称未被他人使用。”我一看我的条件完全符合领取条件规定,于是顺利完成领取唯一昵称:“咿呀蚁”,至于抽奖就顺其自然了。我关心的是以后在网络空间里我唯一昵称“咿呀蚁”能够安家落户,发出代表来自最底层也是最真实的声音。

在这里我突然想到当时注册新浪博客时取昵称为什么会取一个这样的昵称,开始我是想用自己爸妈的姓“保”“李”合拼拆成“人呆木子”但又觉得太普通了,还怕别人误认为假洋鬼子。于是就拿来字典东翻西找,就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突然被海南话“一、二、三”叫“呀、诺、达”三字的启发随意取了个“咿呀蚁”“咿呀”的意思是小孩子学话的声音;摇桨的声音;读书的声音。而“蚁”当时就是觉得三个字合起来一读还比较押韵,又无意翻了一下新华字典一看解释,仨字合在一起不就是小蚂蚁发出的细微声音吗?歪打正着,意味深长。为了自己的博客能让更多喜爱我文章的伯乐引荐,我又用同样的昵称开通了微博。尽管对微博还是有抗拒,因为我无法让我的思想禁锢在140个字里。还好后来又有了“长博客”,解了我一吐为快的话瘾。

一个活动肯定有益一些人,但同时也一样会带给一些人不便。今天我又无意留意了一下这个活动出来网民们会有怎样的反映,褒贬不一,支持的大多是像我一样崇尚简单,怕麻烦。博客与微博昵称肯定一样,而且是没有与别人昵称相同而撞车抢先领取的。有一个叫“小老太太1096”这样调侃道:“呵呵,原来点了一下就抢占成功了,俺这昵称男同胞不会抢,年轻女同胞不会抢,老年女同胞不喜欢,所以俺这昵称抢与不抢一个样!”。反对的怨声载道,理由多多,看似有点上纲上线嫌疑在里面(换位思考,同情但最后也必须理智对待此次活动)网民这样抱怨道:“照这样说,全国重名的很多,难道你还想自己独有一个名字吗?不可能!!!在促销啊???”;“这个微博刚推出的时候就应该要求统一啊,现在都用了这么久,统一的话不是要舍弃一个?”;“现实中同名同姓的多得很,到现在尚没有法律说不允许。你们搞的这一套实在太滑稽,也十分可恶!谁抢先谁得,有的没有几篇博文被你庇护了,有的好博客却被你们搞得不三不四,说句难听的话,你们是不是有点狗戴帽子硬装人了。”;“我的xx的昵称用了十年了,而且名片,专著上写的昵称全是这个,就因为我上网不及时没有抢到,瞬间就不许用我的昵称,还要更改别的?一个人的姓,名是随便更改的吗?虽然是昵称......这么大的博海,难免名字有重复,本是正常,从来没有因我的昵称与别人重复(或者说别人与我的重名)而产生不便的事情出现。我的博客与微博或者是其他媒体的昵称就是这一个。再重新更改很难,如果非要改的话,我会考虑要不要离开新浪。新浪最近功能越来越不好用,希望贵网管为自己的网民做些有益的,更方便的事情......”

看完后我还是不太明白,新浪搞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于是又重新看了一遍活动的内容,在一条疑问解答中我找到了答案:“1、哪里显示博客的昵称?红框处显示的即为博客昵称。2、抢占后,不喜欢想换个昵称怎么办?可以随时通过博客或微博的修改昵称功能进行修改。3、昵称唯一有什么好处?(1)您的博客昵称更容易被大家记住。让更多用户更快更准确的发现并记住您的唯一身份标识。(2)使搜索更准确。博友可通过您的唯一昵称,快速查找到您的博客和微博地址。(3)更有效的传播,方便更多博友和微博用户发现您的精彩内容。”还是狄更斯《双城记》那样说道:“这是一个形势大好的时代,也是一个形势大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一个愚昧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但也是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是否真正了解正在献身的现代化伟大事业?是否真正了解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

中国政界、经济文化教育界正处于由不正常转为逐渐走上正常的轨道。至于一个网上的昵称,就是一个符号,只需要动动你的手(不是到派出所更名那样手续繁琐劳神),开始肯定会有些不便,但人是一种容易适应环境的物种,入乡随俗吗!我们不能左右这个圈的规则,只能试着慢慢适应,更何况新浪也是为网民提供方便实用惠利。又开始发痴:我的博文何时才能被文坛出书的大王看见,千里马一行千里,关键还要有伯乐的发现与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