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补牙,孩子天人永隔,仅仅是因为一个棉球

(2021-11-22 20:09:56)
标签:

转载

补牙

3岁男孩

一个棉球

天人永隔

分类: 天方夜谭

             一次补牙,孩子天人永隔

   仅仅是因为一个棉球 

                                                    2021-11-21 16:23搜狐

                                       作者:麻醉MedicalGroup

       临睡前,随意刷着手机。希望刷些无聊的杂文趣事,让自己劳累一天的大脑冷静一下。但是,突然推送给我一篇题为“3岁男孩去医院补牙,仅17分钟就没了命,母亲跪在急诊室门口!”的文章。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1121/5b7f97ae10b145d09dd677a6046da681.png

       思想斗争了几秒,我还是点开了文章。一方面,因为我是医生,对有关健康、生命的文章有着特殊的敏感;另外,“孩子”的字眼让我不得不去关心这条消息。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1121/66a6b4b9ef5d4ce2bb941783f9493b90.png

       说实话,打开文章后血压就在逐渐上升。因为,作为每天都在与生命打交道、每天都在救人的麻醉医生,我隐隐能猜到可能的原因了。

       有人说,你猜到的理由是什么?

       我要说的是,有几个关键词:孩子、补牙和抢救。

       那么,这几个关键词到底能提示什么呢?

       首先,孩子和成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身体的各项机能尚未完善、应对风险能力差。比如,成人可以几分钟不呼吸,而孩子的氧储备差,甚至一分钟都不能停止呼吸。临床麻醉的诱导插管阶段,那真的是一分钟不敢耽搁,都要尽快能掌控孩子的呼吸。如果不然,血氧就会“哗哗地”掉。

       其次,补牙就意味着口腔操作。口腔操作,就意味着可能会影响呼吸。

       有人说,不是还有鼻腔呼吸吗?

       鼻腔确实可以呼吸,但是孩子的鼻孔很小,大部分孩子都需要口腔辅助呼吸。尤其是挣扎的时候,更加需要大量的氧气支持。因此,经口呼吸是必然。

       可以说,无论是清醒状态下、还是镇静辅助又或是全麻下牙科直接,呼吸道安全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11121/7f9c4c19e87c467e8762d9743ce5b550.png

       看到“抢救”这个词,瞬间困意全无。心想:完了,出大事了。牙科抢救,只有呼吸道出问题才需要抢救。也只有呼吸道出问题,才最要命!并且,现场大概率没有麻醉医生在场。也就是说,在那种情况下,其他科室医生的抢救能力根本不足以抢救成功。

       看到消息的后半段,终于看到了让我不愿看到的原因。后来的司法鉴定显示,还是是因为一个棉球导致了窒息!

       那时,我心里气愤至极。尽管我也是一名医生,但我丝毫不能包容牙科医生同行的无知行为。作为一名医生,你就不知道医疗安全是什么吗?你治疗一千个、一万个牙有什么用?多少个治疗效果能抵得上一条鲜活的生命?

       尤其是,看到孩子母亲在那里撕心裂肺喊着:你就不能终止治疗吗?也许他还能活着!每一个字,都那么刺痛人心。

       不可原谅,不可原谅!

       当你无视了患者生命,任何理由都是苍白的!医疗行业,只有先做到,才能让患者理解。尽管我们也希望患者先理解理解我们的不易,但你要知道,前来看病的人,多半都背负极大的心理压力。可以说,此时他们的心理是病态的。你和一个病态的人较劲,说得过去吗?

       那一晚,片子上气管内那个隐隐的棉球影,成为了我心里的梗,一夜无眠。

       在此,我们特别呼吁各位同行:任何的操作之前,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作为患者,一定要去有安全保障的正规医疗机构去就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