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年”与除“夕”的传说故事

(2016-02-07 00:29:19)
标签:

传说故事

年与除夕

分类: 文学记实

 是除英雄

        ——有关与除的传说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世间出现了一个叫的怪兽。平时躺在洞穴里睡大觉,一到阴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找吃的,到处行凶作恶。人们想了许多办法想把夕制服,可是都不顶用。年年岁岁,牲口被吃没了,人也逐渐稀少了。后来,人们想了一个办法,,腊月二十三这天,请灶王爷去天上求玉帝派神仙到人间来除。玉帝听说后把除的事交给了神农办理,神农派最小的儿子拿着红绫和竹筒,就在腊月的最后一天跟着灶王爷来到人间。太阳落山后,正当又要行凶作恶时,用红绫和竹筒打败了。村里的人们把想要逃走的紧紧围住,拿着红绫、竹竿、赶牛鞭一齐向打来,当火红的太阳升起时,和人们除掉了。从此,人们为了庆祝腊月最后一天晚上除掉得胜利,就把这一夜叫,把正月初一叫做。家家挂红绫、爆竹筒、甩响鞭,到后来,演变成为现在的贴对联和放鞭炮。 (来源:睡前故事

 

”和“夕”谁是怪兽及其他

                              /石广田

    除夕,看着电视,突然自己被一句把“年”称为怪兽的说法吓了一跳: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是一位除掉怪兽“夕”的大英雄,怎么突然间成了“怪兽”呢?我郁闷地责怪起来。儿子却说:“就是个怪兽!我们的课本上就有这个故事。”他拿来他的北师大版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翻到那一页给我看。证据还真是确凿,我败下阵来,再也没有心思看电视了。

    春节过后,在互联网上检索,才发现自己的孤陋寡闻了,还真有这种说法。约略地说就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居海底,每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关。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有网友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既然“”是怪兽,为什么要“迎新”、“拜”呢?那岂不是“迎来一个新的怪兽”,向“怪兽”礼拜?据大河网125日载,民俗学家、“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教授高有鹏认为,无论从民俗学方面,还是从历史演变上,“”是怪兽都是文不对题,“”是丰收的意思,即“稔”,人们燃放爆竹,是为了庆贺丰收,驱除邪恶,振奋精神,并非是为了吓跑“怪兽”。

    我不知道自己该相信哪一种说法,但是,我心中关于“”的来历彻底被颠覆了,有些不知所措。还是讲一下自己印象中的“”的来历吧: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并请来了一个叫做“”的人,在三十晚上怪兽夕出来的时候杀死了它。于是,末的夜晚叫做“除夕”,拜就是感谢和纪念“”这位“除夕英雄”。

    春节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关于她的来历各方也许是各执一词。但如何更加理性地解释春节的种种现象,还需要审慎的态度:有多少像我这样的人,在小时候听到“”是英雄的传说突然间变成了怪兽而惶惑不安?而若干以后,那些听到“”是怪兽的人,再听到“”是英雄的时候,又将怎样迷惑呢?

    在我们的文化届,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某古人的出生地在哪,埋骨地在哪,就是个争论很激烈的话题。诸如此类的事件,却鲜有让人心服口服的证据。谁能给出我们一个正确的答案呢?

                                                               (来源: 新华副刊 2012021013:32: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