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油的科学含量
(2017-06-12 16:38:51)分类: 健康话题 |
要解读亚麻籽油的科学含量,需要从营养平衡说起。
众所周知的营养平衡是大平衡,这就是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六种大营养必须平衡摄入,一样都不能缺。
人们不太重视的是营养小平衡,这就是氨基酸平衡、维生素平衡、矿物质平衡、脂肪酸平衡。
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叫“必需氨基酸”,必须平衡摄入,一个都不能少。
各种维生素都是抗氧化物,抗氧化就是保护细胞不被氧化。各种维生素还都是酶的组成部分,而人体新陈代谢的每一步骤都是由不同的酶来催化的,所以各种维生素是缺一不可的。
各种矿物质不仅是细胞
和器官组成成分,也是酶的组成成分,也缺一不可。
重点说说脂肪酸。脂肪酸主要从动植物食品中获取,但是摄入并不平衡。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每一种食用植物油的4种脂肪酸的比例都不一样。就亚麻酸而言,常吃的食用植物油的含量都太少。比如橄榄油、玉米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子油、芝麻油,这些油的亚麻酸都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大豆油、菜籽油、茶籽油、核桃油,这些油的亚麻酸也才有百分之几。因此,日常生活中人们摄入的亚麻酸普遍都不够。产于我国内蒙古地区的亚麻籽油,含有50%左右的亚麻酸,为了营养平衡,人人都应该经常吃点亚麻籽油,而“三高”人群、孕妇、儿童少年尤其应该经常吃亚麻籽油。
“三高”人群为什么要吃亚麻籽油?
亚麻籽油富含亚麻酸,亚麻酸属欧米伽-3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体外摄取。人体一旦缺乏,即会引导起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免疫力降低、健忘、疲劳、视力减退、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的发生。
如果只想知其然,那就一句话:亚麻籽油可以降“三高”。如果想知其所以然,且听慢慢道来。
先说高血脂。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都是人体必需的,可以从食物中摄取,人体也可以合成,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在饥饿年代,食物缺乏,血液里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太少,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也太少,血液就很稀,血液里的水分就渗出血管,渗入全身的细胞间隙,于是身体就浮肿。这叫浮肿病,无药可治,但只要有饭吃,血液里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就多了,那么血液就稠了,而水分总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渗透,于是血管外的水分就重新渗入血管,浮肿自然就消了。现在,食品极大丰富,人们吃得太多、太好,特别是摄入脂肪太多,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就升高,于是许多人出现高脂血症。
再说高血压。血压是血流对血管壁的横向压力。动脉血管壁的内膜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内膜细胞之间是有缝隙的。血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对内膜产生横向压力,久而久之,内膜细胞的间隙就会扩大,那么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就会钻过内膜细胞的间隙,聚在内膜之下。越聚越多,鼓起一个包,呈小米粥的颜色,这就是粥样动脉斑块。斑块形成以后,血管变窄,按流体力学原理,血流通过此处的速度将加快,血流加快以后对血管壁的横向压力也加大,血压因此而升高。升高的血压使内膜细胞的间隙继续扩大,那么钻过内膜细胞间隙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就更多,已有的斑块就继续增大,导致血压继续升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在血管的分叉处,血流斜向冲击血管壁,对内膜压力更大,所以斑块最容易在血管分叉处形成。
接着说高血糖和糖尿病。这要从胰岛素说起。胰岛素是胰腺的岛状细胞分泌的激素,胰岛素作用于细胞,促使细胞消耗葡萄糖。每一个细胞都连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连着较大的血管,细胞里的葡萄糖是由血管输送的。如果胰岛素分泌少了,细胞消耗葡萄糖也就少了,那么葡萄糖就停留在血管里了,这就是高血糖,高到一定程度就是糖尿病,“糖尿病”的含义就是血液里的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种情况,胰岛素分泌没减少,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细胞抵抗胰岛素,这也会造成高血糖和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并发高血脂、高血压,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胰岛素作用于细胞,不仅仅促使细胞消耗葡萄糖,也促使细胞利用脂肪酸合成脂肪,如果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细胞对胰岛素产生抵抗,细胞就不合成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酸就转化为胆固醇、甘油三酯,而细胞连着血管,那么血管里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就增多,这就出现高脂血症,进而导致斑块,导致高血压。
最后说说脂肪酸。食用植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可以升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所以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的油越好。食用植物油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则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尤以亚麻酸作用最大,所以亚麻酸含量越高的油越好。亚麻酸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更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如前面所述,血脂、血糖、血压三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那么降血脂、降血糖,也就可以降血压。亚麻籽油的亚麻酸含量很高,所以“三高”人群要吃亚麻籽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吃亚麻籽油。为了防患于未然,健康人群也要吃亚麻籽油。
孕妇为什么要吃亚麻籽油?
孕妇补充叶酸越来越普遍。叶酸也叫维生素B9,最早从菠菜中发现。孕妇缺叶酸,易得妊娠高血压和贫血症,婴儿则易唇腭裂、低体重、畸形、心脏缺陷、智力障碍。普及叶酸,极大提升了优生优育水平。
如今,许多妇产科专家都呼吁,孕妇要像补充叶酸那样补充亚麻酸,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吃亚麻籽油。亚麻籽油的亚麻酸,在体内代谢产生两种脂肪酸:一种叫二十二碳六烯酸,英文缩写为DHA,俗称脑黄金;另一种叫二十碳五烯酸,英文缩写为EPA,俗称鱼油。脑黄金是胎儿和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需的,脑黄金和鱼油是胎儿和婴儿视网膜发育所必需的。
妇科专家建议:孕妇至少要吃三年亚麻籽油,即怀孕前一年,怀孕中这一年,哺乳期这一年。第一年给胎儿准备脑黄金和鱼油,第二年及时供给胎儿脑黄金和鱼油,第三年通过母乳供给婴儿脑黄金和鱼油。
叶酸和亚麻酸合称“二酸”,孕妇切记,一个酸都不能少。
儿童少年为什么要吃亚麻籽油?
小儿的视网膜发育,在2岁以后才逐渐完善。
儿童的视力发育,到6岁以后才能达到成人的水平。
儿童的大脑发育则分为4个阶段:胎儿3个月到出生6个月,这是第一阶段,大脑发育完成50%~60%;出生6个月到3岁,这是第二阶段,大脑发育完成80%~90%;3岁到6岁,这是第三阶段,大脑发育基本达到成人水平;6岁以后,这是第四阶段,大脑发育逐渐完全达到成人水平。
所以,不仅在胎儿、婴儿阶段不能缺乏亚麻酸,在儿童、少年阶段也不能缺乏亚麻酸,别因为缺乏亚麻酸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和视力。
亚麻酸为什么叫做ω—3
要解释ω—3,首先要解释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亚麻籽油含10%的饱和脂肪酸,20%左右的油酸,20%左右的亚油酸,50%左右的亚麻酸,后三种统称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饱和的含义是指碳链结构。如果碳链的碳与碳之间都是单键,如“—C—C—”,这就是饱和脂肪酸。如果碳链的碳与碳之间除了单键,还有双键,如“—C=C—”,这就是不饱和脂肪酸,意味着“双键可以变成单键,碳原子还可以再链接别的原子”。
油酸只有一个双键,叫单不饱和脂肪酸,也叫欧米伽9,写作ω—9。ω是希腊字母的最后一个字母,常用来表示“末尾”, ω—9的含义就是“碳链倒数第9个碳原子上有双键”。
亚油酸有两个双键,叫多不饱和脂肪酸,也叫欧米伽6,写作ω—6。含义是“碳链倒数第6个碳原子上有双键”,另一个双键则在倒数第9个碳原子上。
亚麻酸有三个双键,也叫做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叫做欧米伽3,写作ω—3。含义是“碳链倒数第3个碳原子上有双键”,另两个双键分别在倒数第6、第9的碳原子上。ω—3很著名,这是因为它的健康价值最大,谈论它的人很多。
关于亚麻酸,科学家怎么说?
关于亚麻酸的科学,要看科学家的论文怎么说。有一个科学家的综述性论文,近30年来被广为引用。她叫范文洵,中国著名营养学家,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1918年出生于开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生物系,20世纪70年代起研究植物油,为中国植物油产业发展提供了严谨的科学依据,2010年去世,享年92岁。她的一篇综述性论文《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DHA和EPA》,发表在《生理科学进展》1988年19卷第2期,现以通俗语言摘编要点如下:
亚麻酸胜过亚油酸。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科学界已经发现人体不能缺乏亚油酸和亚麻酸,如果缺乏,会出现生长迟缓、过敏性皮炎、脱毛掉发、生殖功能减退等症状,补充亚油酸和亚麻酸,这些症状可恢复。国内外一些实验的结论是,亚麻酸的恢复效果远不如亚油酸,如果亚油酸的恢复效果为100,那么亚麻酸的恢复效果仅为9%。但是,这些实验是不准确的,这两个数据是不对的。更多实验证明,亚麻酸胜过亚油酸。
鱼类实验:亚麻酸促生长。饲料仅仅含有亚油酸,鱼生长迟缓,给饲料添加亚麻酸,生长恢复正常。
鸡实验:亚麻籽油营养大脑。饲料仅含亚油酸,鸡出现“营养性脑软化症”,表现为站立不稳,或致死亡。给饲料添加亚麻籽油,此病停止发展。
大鼠实验:亚麻酸增智力。母代、子代喂同样饲料,分为两组:第一组每公斤饲料含8400毫克亚麻酸;第二组每公斤饲料含300毫克亚麻酸。两组的体重、脑重无差异,但智力有差异:让子代走迷宫,第一组成功率90%,第二组成功率60%。这提示少许亚麻酸即可满足生长需要,但充足的亚麻酸才能满足智力发展需要。
猴子实验:亚麻籽油美肤、防脱发、消除脂肪肝。饲料添加玉米油或葵花子油,玉米油或葵花子油含亚麻酸很少,喂18个月,猴子出现脱毛、皮肤受损、脂肪肝等症状。改为添加等量的亚麻籽油,亚麻籽油含亚麻酸多,56天后恢复正常。
临床调查:亚麻酸营养神经。《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1982年第35期报道:6岁女孩,肠切除3米,完全依赖胃肠外输液营养。所输液体配方中亚油酸充足,但亚麻酸很少,5个月后,患者出现身体虚弱、腰部疼痛、行走困难、视物模糊等神经症状,分析血液脂质,发现亚麻酸太少,遂在所输液体中增加亚麻酸,使亚麻酸热量占总热量的0.54%,神经症状很快消失。
降血脂大鼠实验:亚麻酸胜过亚油酸。含亚麻酸的代谢产物DHA(脑黄金)和EPA(鱼油)的饲料,比含红花籽油的饲料降甘油三酯效果提高40%。为什么?因为红花籽油几乎不含亚麻酸,尽管它含亚油酸高达78%。
降血脂人体实验:ω—3脂肪酸降血脂效果好。①健康人每日摄入4克以上ω—3脂肪酸,3周以后血液甘油三酯显著下降。②健康人每日摄入8克以上ω—3脂肪酸,3周以后血液胆固醇显著下降。③高脂血症患者对ω—3脂肪酸更敏感,摄入健康人的量,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效果更好。
亚油酸代谢路线图。亚油酸是十八碳二烯酸,可以降低甘油三酯与胆固醇,还可以代谢产生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可以代谢产生对人体有利的前列腺素,也可以代谢产生对人体不利的血栓素。血液中的前列腺素可以扩张血管,抑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血流阻力,降低血压,所以它对人体是有利的。血液中的血栓素可以使血小板凝聚,进而堵塞血管,所以血栓素对人体不利。在健康的血管里,前列腺素与血栓素保持平衡,从而维持血管无恙,但是当血管出现粥样硬化斑块后,产生的前列腺素就少了,产生的血栓素就多了,这就会导致血小板凝聚,进而堵塞血管。这时就需要亚麻酸来救驾。
亚麻酸代谢路线图。亚麻酸是十八碳三烯酸,它可以降低甘油三酯与胆固醇,还可以代谢产生二十碳五烯酸;当二十碳五烯酸充足时,能取代二十碳四烯酸(亚油酸的代谢产物),产生新的前列腺素和血栓素,新的前列腺素活性强,新的血栓素活性弱,从而保证血管畅通不堵塞。关键在于二十碳五烯酸要充足,这就要求摄入的亚麻酸要充足,由此可见,吃亚麻籽油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