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军事与政治(上)
(2015-09-21 10:43:08)
标签:
岳飞拐子马金兵金兀术浮屠 |
分类: 健康话题 |
岳飞的启蒙老师是一位武术大师,教他诗书、兵书和武艺。
岳飞19岁投军,因文武双全,投军即为百夫长。宋廷南迁,岳飞隶属于天下兵马副元帅宗泽,留守开封。宗泽死,岳飞自成一军,接纳各地义军,剿匪收编降卒,麾下聚数万人,号“岳家军”。
宋高宗赵构建都杭州,稳住局面,沿淮河布置防御,共有5个集团军,岳家军是其一,战区在今湖北北部、河南南部。
1134年,岳飞32岁,请命收复了今湖北的荆州、随州、襄阳,河南的南阳、信阳。
1135年,岳飞奉诏平息在洞庭湖造反的钟相、杨么,得兵数万,总兵力达10万人,成为兵力最强的集团军。
1136年,岳飞收复今陕西商洛、河南三门峡。
1140年,金兵三路南侵。中路由金兀术指挥,战场在中原,与岳家军交锋。双方兵力相当,相持不下。宋高宗和秦桧的战略意图是“以战促和”,在金兵东西两路受阻的情况下,派钦差大臣传诏岳飞“兵不可轻动”。但钦差大臣被岳飞的报国激情所感染,不惜承担矫诏之罪,毅然支持岳飞北伐。岳飞与金兀术在今漯河、许昌、郑州一带决战。
只介绍关键一战。
金兀术的阵法是中军“铁浮屠”,两翼“拐子马”。“拐子马”是两翼包抄的轻骑兵,速度很快,“拐子”即包抄之意。“铁浮屠”之“浮屠”是梵语,可翻译为“塔”;“铁浮屠”之“铁”是铁甲,人和马皆披铁甲,刀枪不入,是重装骑兵,而且每三匹马连在一起,犹如铁塔之不可摧,像现在的坦克,速度虽慢,但势不可挡。可是马腿不能裹铁甲,裹铁甲则迈不开腿。岳飞让步兵持长柄刀专砍马腿,柄长一两丈,马未到,腿已断,一匹马倒,三匹马皆倒。对付“拐子马”,则用弓弩和骑兵。此役大败金兵。金兀术仰天长叹:自兴兵以来,野战取胜全仗此,今休矣。遂准备撤军。岳飞则准备乘胜进军,收复河北,“踏破贺兰山缺”。恰此时,宋高宗赵构连发12道金牌,诏令岳飞“且宜班师”。岳飞也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千年以来多少仁人志士皆为岳飞扼腕叹息。
可是,岳飞未必能收复河北。原因是:1.朝廷严令其他4个集团军按兵不动,岳飞是孤军深入;2.金兵东西两路并未受到重创,中路军虽然受到重创但仍有战斗力;3.金国领土广阔纵深,从黄河以北直达俄罗斯远东;4.金国后备兵源有几十万、上百万;5.从战术上来讲,再战,金兵会不会以速度很快的“拐子马”对付持长柄刀的步兵呢?
若要收复河北,须宋高宗赵构主战,须5个集团军并进,须全民动员。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军事是政治的继续,而皇帝的政治是主和。所以岳飞不能“壮志饥餐胡虏肉”,反而生命堪忧,而他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