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安:心若泰山寿自高

(2015-05-13 17:21:29)
标签:

谢安

桓温

王坦之

镇定自若

分类: 自由话题

  唐代刘禹锡金陵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旧时”是指500年前的东晋;“王谢”是指东晋初期宰相王导、中期宰相谢安。

  谢安祖籍河南省太康县谢堂村。他的祖父是曹魏典农中郎将,相当于今农垦部长。他的父亲是西晋琅邪王司马睿王府秘书,琅邪在今山东临沂。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睿没参与,他接受琅邪世族王导建议,南下过江在今南京建立东晋。谢安的父亲、伯父率族人追随司马懿南迁。王导为宰相,谢安的父亲为太常寺卿,掌礼仪,谢安的伯父为郡守,谢安的长兄也逐步升迁为豫州刺史。凡是南下的北方世族,都给土地,给官职,官职不够,就给行政区划,你们的侨居之地,就冠以你们家乡的州郡县名称,你们组成州郡县政府。

  谢安不愿为官,隐居会稽东山,教育谢家子弟。

  谢安一生三次临危不惧,镇定自若。

  一次,谢安与王羲之等文人学士好友海上泛舟,突遇风浪,众皆骇然,唯谢安镇定自若,安慰艄公,驾舟脱险。众皆佩服谢安心若泰山。

  谢安的父亲、伯父去世,长兄参加北伐失败逃跑,被贬为庶人。这时,为了家族的政治地位,谢安主动出山为官,成语“东山再起”就是这么来的。

  谢安为荆州刺史桓温的司马,相当于参谋。桓温也是北方世族的第二代,与谢安互相赏识。谢安只干了一年,就转为吴兴太守,吴兴就是今浙江湖州。

  荆州在南京上游,战略地位重要,桓温握有重兵,朝野都怕他三分。东晋的实力不足以收复北方,但桓温屡次执意兴兵北伐。桓温北伐的真实目的在于立威。终于,桓温要篡逆,带兵入朝。

  这时,谢安已在朝廷辅政,与另一位辅政大臣王坦之,是桓温篡逆的主要阻力。传言,桓温要杀掉二人做皇帝。

  桓温召见谢安、王坦之。王坦之吓得冷汗湿背,谢安镇定自若,携王坦之入见。谢安与桓温叙旧,桓温终不忍下手。

  也许桓温命中注定不该做皇帝,带兵入朝十几天即病重,遂撤军,不久病逝。

  朝廷软弱,盖因朝廷无兵,于是谢安决定募兵。今镇江,当时称京口,因设北伐将军府,亦称北府。南北运河在此交汇,北方流民在此滞留,谢安命侄儿谢玄在此募兵。当兵给土地,而且免税,北方流民踊跃入伍,称北府兵。

  不久,统一北方的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灭晋,谢安命侄儿谢玄率八万北府兵迎敌,在淝水对阵。八万对百万,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而谢安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借以安稳人心。人皆以为谢安运筹帷幄,自有安排。果不其然,前方传来捷报,八万击溃百万,乘胜追击,风声鹤唳。百万大军,投鞭断江,竟不堪一击,盖因士兵都是不堪赋税劳役重负的农民,不愿打仗。

  谢安一生,三次临危,并无胜算,唯顺其自然耳。心若纠结寿自短。心若泰山寿自高。谢安享年66岁,这在1600年前算是高寿了。

  人算不如天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事缓则圆。事物总是在变化着的。所以,今天的人们啊,凡事顺其自然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