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PM2.5详详细细彻底说清楚(3)
(2013-02-22 15:53:47)
标签:
楼层低温高层结果人们健康 |
分类: 健康话题 |
“名家网谈”之科学名博博主孟秀实:
雾和霾的不同之处,在于空气湿度和PM10、PM2.5的浓度。雾的湿度大,PM10、PM2.5的浓度低,颜色较浅;霾的湿度小,PM10、PM2.5的浓度高,颜色较深,所以叫灰霾。在气象上是这样分的,但是大众分不清,所以统称雾霾。
城市的雾霾比农村严重,是因为城市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量大。只有风可以驱散雾霾,只有雨可以把雾霾中的灰尘、烟尘(包括PM10、PM2.5)淋洗到地面,别无办法。陆游《咏梅》诗:“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把“著”改为“盼”吧,因为雾霾压城独自愁的人们更盼风和雨。
城市的雾霾比农村严重,是因为城市已成为水泥森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楼越建越高,给我们的感觉是雄伟、气派、壮美;楼越建越多,给我们的感觉是经济繁荣、活力无限,让我们对未来也充满希望。可是,这些高楼大厦却挡住了风,小风不刮了,大风减速了,那么污染的空气就停留在城市的低空而不被刮走,持续毒害着我们。很多出国考察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不理解欧洲的楼房为什么那么低,现在应该理解了,人家是为了通风。城市不通风,气象上叫“静风”,与“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好相反。我们习惯说“刮风”,怎么还有“静风”?解释是:本来是有风的,因为高楼大厦阻挡,风刮不起来,所以叫“静风”。雾霾严重的天气都是“静风”天气。
城市的水泥森林还产生一个物理现象叫“逆温”。从地面到空中,空气的温度是可以传递的。在建筑物不高的情况下,地面和建筑物白天吸收太阳热量,夜里辐射出来,所以夜间地面气温高;越往高处夜间气温越低,所以高处不胜寒。温度决定气流的垂直流动,气流总是由高温向低温流动,那么在夜间,气流就由地面向空中流动,这样就把低处的污染空气送到了高处。因而有一种说法是:住6楼以上,呼吸的污染空气更多。在建筑物不高的小城市,此言有理。但是,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情况完全变了。建筑物的高层白天吸收的太阳热量比低层吸收的多,夜间热量辐射到空气里,导致高处的气温比低处的高,这就是“逆温”现象。在夜间,因为“逆温”现象,气流就由高处向低处流动,结果高处的污染空气都压到了地面。于是又有一种说法是:住的楼层越高,呼吸的污染空气越少。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此言有理。
因为夜间高处的污染空气压到了地面,那么早上的地面空气就是最脏的时候,所以不宜晨练,雾霾天气尤其如此。(据博主博客综合整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