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2018-08-31 02:03:59)
标签:

模型建构

小课题

分类: 小课题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教学设计

设计者信息

姓名

张香梅

电子信箱

496399769@qq.com

电话

13619261088

区县

雁塔区

学校名称

西安市育才中学

日期

2018.6

课题摘要

教学题目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所属学科

高中生物

学时安排

1

年级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二节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正确认识生物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项目

内容

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采用视频直观教学和模型制作相结合

教学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将生物膜的发现史分解为几个关键阶段,逐一讲解和突破

二、学生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1.一般特征: 高中生已然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对知识也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但这种能力还不完善。

2.入门技能:学生已有的知识是:细胞膜很薄;是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边界;能控制物质的进出;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一定的弹性;是由蛋白质、磷脂、糖等成分组成。这些知识的储备,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学习风格:高中生对事物的探索有好奇心,但缺乏求知欲,不注重对自然科学学科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所以对结论的形成往往缺乏理性地思考。

三、学习资源应用

知识点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及来源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生命系统的边界

课件

图片、教师制作http://s14/mw690/0030fSRNzy7nfkbHVo1cd&690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设疑、播放、讨论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课件

图片、教师制作

http://s4/mw690/0030fSRNzy7nfke5R0n63&690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边播放、边讲解

流动镶嵌模型

课件

图片、视频、教师制作学生制作

http://s7/mw690/0030fSRNzy7nfkfRN3Mb6&690


 

启发思维,归纳总结

播放—讨论—总结

板书设计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二、流动镶嵌模型
    
    分:  磷脂、蛋白质、糖
     
基本支架:  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位置:  覆盖、镶嵌、贯穿
     
糖的位置:  糖蛋白(糖被)、糖脂
     
结构特点:  流动性

四、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课堂诊断

设计思想

复习旧知

播放PPT,提问: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边界?

快速回忆,总结归纳

新旧知识衔接

为本节新课“生物膜的结构”做铺垫。

导入新课

播放PPT,提问:请观察幻灯片上展示的弹力布图片,说明如果用弹力布当材料,它能体现细胞膜的哪些功能?不能体现哪些功能?实际上,细胞膜不可能是由弹力布构成的,你还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

细胞膜到底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使它具有上述功能呢?

思考后回答

 

思考,讨论,各抒己见。

 

引入新课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总结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探究兴趣。

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播放PPT,讲解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2、正确认识科技进步在生物膜结构研究中所起的作用。3、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观看,记忆

展示目标

使学生明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新课讲解

播放PPT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实验1——实验7

二、流动镶嵌模型

 

思考,回答,讨论,制作模型

新课学习

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索之路,学习科学家们构建生物膜结构的方法。

课后延伸

利用互联网搜索科学家对生物膜研究的最新进展资料,并通过自己的加工将资料整理出来,拿到班上相互交流。

思考,回答

总结归纳

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一节内容,我主要通过前期精心的设计特别是在分析科学家的代表性实验上重点下功夫,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掌握相关知识,重点培养学生依据实验现象推理分析的能力。

这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高一学生不易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进而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我在设计时既有小组讨论学习,又注意通过多媒体课件、学生制作模型等手段让学生进行动脑、动手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在落实新课程标准实现三维目标的要求。课堂上,学生的配合情况让我很满意,只是自己在开头时有点紧张,对于一些问题衔接方面处理的不是很好,最后,由于时间紧张没有来得及处理随堂练习题,课堂环节有所遗漏,下次需要引起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