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游戏》

(2017-11-10 12:51:21)

大班数学活动《统计游戏》

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   马云云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2、发现柱状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柱状图来进行统计。

3、知道运用统计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四个大整理箱、四个货架及物品。

2、教师统计图、幼儿记录纸(4份)、彩笔、柱状统计表(4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也要开一个超市,送货员叔叔也送给我们送来了四大箱货,刚刚送货员走的时候忘记把这些商品的清单给我了,那每样货物都订了多少呢?马老师要请你们帮个忙,帮我统计一下这些货物的数量。首先我们要把这些货物分类摆在货架上,接下来请你们几个人一组合作来统计每个货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数量是多少?

二、基本部分:整理、统计货品

1、幼儿摆放货物:

师:放好了吗?看看这个货架属于哪一类?这里就是**区。

2、幼儿第一次统计:

师:接下来该统计了,你们可以先商量一下谁来记录、谁来数数量、谁负责核对,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了。

3、分享统计结果:

师:统计完了吗?每个组派一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统计的结果。

师:你是怎么统计的?

师: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你们的统计结果,马老师也做了一张统计图。

3、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和你们的统计图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师:这张图上都记录了哪种商品?它们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谁的数量最多?谁最少?为什么?

小结:这种统计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货架上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还能很快知道哪种商品最多、哪种最少。是不是很方便?

4、幼儿第二次统计

师:你们想不想也尝试用这种方法来代替你刚才的统计图?

5、幼儿第二次统计

6、讨论:补货

师:现在我们能很快看出那种货物多、那种货物少,我发现我定的小汽车有点少了,我想把它补齐成15个,我还需要进多少个小汽车?你是怎么知道的?现在我想把它们都补齐成15个,你们能帮我算算还需要补多少个?请你们在这张统计单上写上我要补的商品的数量?

7、幼儿第三次统计:

三、结束环节。

师:好了,让我们一起把这张补货单交给送货员叔叔,我们的超市就要开业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活动反思:

 《纲要》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游戏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生活,选择与幼儿生活有关的、感兴趣的事,从而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在幼儿的一日生活里到处都隐含着数学知识,作为老师应该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设计各种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运用。同时,将幼儿在生活中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的数学知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对本次活动我有如下几点反思:

           1. 选材:所选的教学知识点应符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现阶段大班幼儿对记录和统计有初步的概念,平时的活动中也有相关的操作经验,但是几乎是以图画和文字的记录方式为主。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就是了解和运用柱状图进行统计。在整个活动中可以看出,幼儿参与记录和统计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孩子有经验同时有新的挑战。这让原本难理解和枯燥的数学知识在游戏中得到解决。

           2.目标设定:本次活动的三个目标为:(1)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物品的种类和数量。(2)发现柱状图统计的特点,会用柱状图来进行统计。(3)知道运用统计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三点目标定的比较具体,全面,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解决,完成的情况比较好。

          3. 环节设计:本次活动始终以情景“超市”贯穿始终,从开超市激发孩子兴趣,到送货员送货,再到订单丢失,共同参与统计,最后到完成补货单。孩子一直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而本次活动中的重难点也在这样的游戏情境中得到一步步解决。环节衔接比较好,层层递进幼儿能由简到难逐步理解和掌握。活动中幼儿有三次尝试记录的环节,充分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统计的方法来自于孩子平时的经验积累及和同伴之间的交流,没有老师教的痕迹。幼儿在和同伴的合作、商量、交流中学会了记录及统计的最基本方法。在活动中也有突发事件,特别是在数学活动中,个别孩子的思维方式常常与老师不同,他们会有新的发现、不同的尝试,这对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很高,我需要随时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巧妙的解答,同时又不影响到接下来的环节。

       4.本次活动中最难的环节就是认识和尝试用柱状图进行统计。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让幼儿更加清楚的了解柱状图的特点和记录方法,幼儿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被动学习的感觉。活动中,有的孩子是点数、有的孩子能以群计数,说明大班孩子能用已有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时间的把握上不准,每个环节在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导致活动不够完整;在整理货架这一环节上应该不做重点的讨论和讲解,在理解统计图上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去观察和讨论;随机教学的能力不够,面对孩子提问应该巧妙的解决,同时不影响自己接下来的思路和环节。

        从几次试教到最后正式组织教学活动,这个过程中领导们给我了很多建议,开阔了我的思路,让我在选材上、目标制定上和环节设计上都有了新的认识,我会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