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樱花
樱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2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数学《10的组成》活动记录(一)

(2017-11-09 14:19:23)

碑林区教育科研2017年小课题活动记录

                  填表时间:  2017 9 22    

立项号

BLYJXKT-2017-027

学段

大班

学科

数学

主持人

查英

活动主题

大班数学活动:《10的组成》研讨一

参加人员

查英  曹珍  刘玭  刘梦丹

活动

内容

简介

 

研讨:大班数学《10的分解组成》活动设计

一、开始部分:

査老师:目标2需要调整:能按数的的互补关系列出10的组成,并用语言清楚表达。

刘梦丹:导入游戏改为更为简单的问答游戏“小朋友  我问你 X可以分成XX”。

刘玭:拍手打节奏,语速有变化,更容易激发幼儿兴趣。

査老师:导入游戏:我说X,我说XXX可以组成X。导入环节后加入小结,教师要引导幼儿自然过渡到学习10的分解组成。我们已经学过9的分解组成,那你们还记得9有几种分法?谁来说一说?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10有几种分法?(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经验,为新学内容的理解做铺垫)

二、基本部分:

刘梦丹:简单说出准备材料,不用细介绍。

査老师:可以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

刘梦丹:操作前要对幼儿提规则要求,幼儿在选择时如有问题要及时引导幼儿。

査老师:探索方便记录的方法。雪花片可以可以更换成大一些的,积木的颜色太旧。三组材料用同一种好还是不同种类的材料好?        3人同意一种,5人同意不同种类)

刘梦丹:用不同的材料可以更丰富孩子对所学知识的迁移。

刘玭:用不同的材料更有层次一些,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学习需求。

李老师:用相同的材料幼儿在选择的过程中会比较有序,不会争抢。

査老师:教师在提供材料时是给每位幼儿准备固定数量的材料,还是幼儿自己按量拿取?

曹珍:固定数量可以节约时间。

刘玭:固定数量可以便于孩子操作,并提出如果不固定也是可以的。

査老师:在活动中怎么体现孩子的自主学习?难道我们学习分解组成只学分解组成吗?

杨老师:选取材料也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方式。

马老师:孩子不理解分解的意思,没有正确进行操作。

査老师:出现问题之后,老师要反思自己的提问是否准备?能否有效引导幼儿?在各环节中要体现幼儿的自主学习,谨记“:一日生活皆教育”,要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

刘梦丹:第一次操作结束之后,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马老师:提问: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刘玭:孩子说完之后,教师可以请幼儿自己先进行小结。

査老师:记录策略是什么?策略:说一个记一个,如果幼儿没有发现109种分法,教师应该怎么引导?

刘玭:前期的学习经验加以铺垫,按规律记录。

査老师:要有意识引导幼儿有规律地记录分解方式。第二次操作两人一组,合作操作并记录。操作材料:清水积木、奶粉筒、纸箱、易拉罐、薯片桶。操作结束后每一组请一位小朋友讲述操作结果。探讨:有必要给幼儿讲述“互补”的概念吗?

刘梦丹:过于概念性的东西幼儿理解不了,用顺数和倒数来描述即可。

査老师:只研讨10的分解组成还是所有数的分解组成都需要研讨?

杨波:材料可以用扑克牌。

刘玭:扑克牌上有数字,影响幼儿观察。

三、结束部分:

曹珍:活动最后教师小结活动,孩子们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

效果

本次活动,大家能够积极提出问题以及建议,很好地说出了自己对教学活动的想法,研讨活动中老师能够根据其他老师的问题积极说出解决策略,帮助老师在设计活动时有更丰富的思路,环节也更丰富。

活动

照片

 

http://s4/bmiddle/0030f4J3zy7fFCF1O3V43&690

http://s12/bmiddle/0030f4J3zy7fFCGmM0Hdb&690

大班数学《10的组成》活动记录(一)

注:正文宋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2页的范围内(正反打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