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013-04-15 21:43:14)
摘要: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幼儿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敏锐的观察力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对幼儿今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3—6岁是幼儿观察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幼儿年龄不断增长,观察水平不断提高,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本文结合幼教实际,阐述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关键词:日常生活、观察方法、观察能力
《纲要》中指出3岁儿童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求知欲望会不断增强,培养幼儿观察力可以帮助其获得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直接经验,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
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通过观察、探讨、研究,了解到幼儿观察的特点表现为:缺乏稳定性、持续时间较短、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缺少观察方法。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具体表现在:幼儿有观察的意愿,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表现出积极观察的欲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够深入,观察随意性较强,很难持续进行观察等特点。依据幼儿年龄特点,针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有效策略。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幼儿期儿童的观察缺乏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持久性,在培养孩子观察力过程中,要根据观察的任务,向孩子提出有目的的、系统的观察要求,使孩子认真、细致、全面、系统地去观察,并逐步养成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有计划的、持久的观察习惯。本次研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养成自觉地、认真地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一、从身边事物入手,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指南》中建议:“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孩子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为他们选择色彩鲜艳、新奇的、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的对象,正确引导孩子去观察、去发现。如:由户外散步时,孩子们发现雨后的蜘蛛网,教师及时与幼儿讨论,鼓励孩子们自己去观察、讨论、总结,了解昆虫生活习性、环境和共同特点等,激发孩子们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欲望,进而引发幼儿的进一步思考。引导他们始终在兴趣中逐步去观察、去发现、去学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3、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勤于观察。教师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观察条件,留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观察的事物,并能够及时进行引导,了解孩子观察的方法,逐步帮助他们形成乐于观察、勤于观察的习惯。如:自然角花盆下的蚂蚁、晴天时太阳光中的灰尘、天空中的云彩,小兔子会打洞等等,让孩子学会留意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引发他们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孩子观察之前应为他们提出观察任务,使其带着任务去观察,这样才会获得比较完整的清晰的观察材料,形成具体的观察结果。
《指南》中建议: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在孩子有观察兴趣的基础上,还应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全面、细致的观察事物,逐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还应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要确立观察目的、制订观察计划,培养幼儿浓厚的观察兴趣,引发幼儿注意观察事物现象的同时,不断探寻事物的本质。
1、家园协作,培养幼儿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大自然的千变万化给幼儿带来许多美妙的感受,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之一。在科学活动《月相变化》的课后延伸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小脑瓜里还是会有各种各样关于月亮变化的问题,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在取得家长支持的基础上,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连续地观察一个月当中月亮的变化过程,讨论并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从而更深刻的了解月相的完整变化过程。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进行间断性的、系统的观察以及有趣的记录,幼儿了解到了月亮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形成了较完整的认识。家长也普遍反映在观察过程中幼儿能发挥自己的想象,能用不同的形容词描述月亮的外形,有的孩子还能够主动去观察除月亮以外很多自然现象,孩子做事情更有毅力,更重要的是能主动思考一些平时没有注意过的或没有透过表象看到内在的知识,此次活动培养幼儿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促进幼儿对事物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里的条件是有限的,教师可以有目的的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多带孩子去认识和观察大自然,去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及特征,观察社会上的各式人物等。让幼儿的多种感觉器官参加观察活动中,使其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幼儿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这些事物和现象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促使幼儿在观察中积极围绕目的和任务思考,在完成目的和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
总之,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去开启孩子的智慧大门,提高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