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南》为航,让小班幼儿爱上绘本阅读

标签:
育儿 |
分类: 研究成果 |
摘要: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发现其中讲到的每一点内容都是我们现在幼教工作中所做、所学、所实践的事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语言领域中的教育建议,对幼儿在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与建议。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我在开展小班绘本阅读活动中体会到的是: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以及给孩子设计情景式表演,都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
书是人类的朋友,如何让幼儿喜欢阅读,爱上绘本阅读,我觉得可以从小班就开始。但是小班幼儿独立看书时,注意力持续时间不超过3分钟,看书无目的,不会讲。如何更好的指导,让小班的幼儿喜欢看书,并从中获得乐趣。对于入园才一学期多的小班幼儿而言,让他们敢说、愿说、会说,无疑是语言教育的重点。
(一)给孩子良好的阅读环境,初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让环境来说话,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他们不认识字,但周围的环境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会形成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我们的教室内创设适合孩子阅读的环境、氛围是极其重要的。
《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的兴趣。而在我们班的图书角里,为了让孩子爱上看书,我们为孩子提供沙发、水果椅子等,让孩子找到自己舒适的位子静下来看书。在每周一次的大区角阅读室内,我们带领孩子去看书,小朋友都很喜欢坐在地垫上看书,遇到感兴趣的画面,几个爱交流的孩子还会共同讨论书中的故事来。在幼儿园开设的亲子阅读活动中,小朋友和家长都很珍惜这次机会,平时都是爷爷奶奶来接,而在亲子阅读时间时,爸爸妈妈会特地来陪伴孩子阅读里面的书。这些都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还和孩子共同讨论,集体制订图书角的阅览规则,与教师个人制订的规则相比,孩子更乐意遵守自己制订的规则。因此,我们在墙上将幼儿制订的规则制成了醒目的标贴,以时刻提醒大家阅读时应该遵守的规则,营造出安静的阅读氛围。如:“手”表示小手从书架上拿一本书;“爱心”表示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老师头像”表示如果想借书可以找老师登记,等等。这样的一种环境氛围,温馨地提醒每一个来图书角看书的孩子,进行阅读活动时要养成的好习惯,更加专心于阅读活动。在图书架上和书上,我们贴了不同的标记,让孩子按标记放书,从而提醒孩子书看完后,要放回原来的位置上。
同时,在创设教室环境的过程中,丰富班级图书角的图书也是主要的方面。例如我们和孩子一起装饰图书角的墙饰《鼠小弟的小背心》,将书中的一幅幅画面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出来,孩子们还装饰了图画的边框花纹,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给孩子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绘本阅读材料要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而他们的特征是书的画面大,图画的色彩鲜艳,主人公生动可爱、形象夸张,能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同时图画中丰富的细节也为培养幼儿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而那些要求更高的绘本,小班幼儿看不懂,也理解不了。孩子们对于简单的阅读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像我们征订的《东方宝宝》的绘本版里的故事就很适合宝宝们阅读,每一次新书到了,宝宝们都被故事里的小动物们深深的吸引,老师讲时他们能很认真的倾听,书发给他们看时也能很认真的看,在绘本中宝宝们能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并喜欢阅读。
如《馋嘴的小老鼠》,从绘本的封面看,小朋友就能看到一只小老鼠坐在一块大面包上,正香喷喷的吃着面包呢。孩子得知的信息就是这是一个讲述小老鼠吃东西的故事,再打开到第一页,一只大桌子上放着苹果、香蕉、面包、辣椒、西瓜,这时一只小老鼠正看着这些食物,画面大而且非常清晰,充分能引起小朋友继续往下看的兴趣。从而在促进孩子味觉的同时,将嗅觉与视觉联系起来。这样,闻到食物的香味或者看到可口的饭菜,就会引起孩子的食欲。让孩子尝一尝甜的、酸的、辣的、苦的食物之后,再让他们把这些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够促进孩子对味觉的感知,还有助于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孩子在看书的时候,得到了不同方面的发展。
我们还引导孩子将家中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带来园,作为班级内的阅读材料,我们利用区角时间,午饭后、睡觉前让孩子充分阅读,让孩子们一起分享图书。并让他们知道书多了,这样大家就能看到各种各样好看的书了,他们和同伴交换看书,懂得了分享的快乐。由于书是家中带来的,所以图画书的内容基本是孩子熟悉的。有的孩子愿意自己来讲故事。这时,我总是在集体面前及时鼓励、表扬这个孩子,请他为大家讲讲这本书的大致内容,虽然有的时候,说的不是特别完整的话语,却分享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新知识、新乐趣,而这个孩子也体会到了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三)给孩子设计情景式表演,初步体会阅读的乐趣。
小班幼儿面对新奇的世界,好奇的天性促使他们乐于去探索。而在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方法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吸引他们。如,给孩子讲故事需要老师用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来引起他们倾听的兴趣,开学的时候,班里有些幼儿的情绪还没有稳定下来,哭闹不止,为了缓解他们的焦虑、不适应,我连忙选择了一些适合小班年龄孩子听的绘本故事,并运用一些指偶、手偶、动物毛绒玩具,边讲边演示绘本故事里的不同角色的语气、表情、心情,尽可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果然被深深吸引,渐渐停止了哭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又在视频仪上出示图片给孩子们欣赏,同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上的细节,例如图片上角色的表情、动作,图片的背景、时间、季节等,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一个个问题和幼儿一起更深入地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吸引幼儿认真倾听,体会阅读的乐趣。
如《香香的被子》我设置这样一种场景——冬天,一个很好的晴天,太阳公公照耀着大地,小动物会干什么呢?让孩子自由想象地说。然后出示挂图,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同时根据幼儿的回答及时给与补充,使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然后再引导出胖小猪和小山羊的话。带有悬念的设问,幼儿的兴趣会更弄。在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后,请幼儿分角色扮演小动物,说说故事中的对话。最后,再延伸到生活中,大家一起讨论:冬天,什么东西还需要晒一晒?晒太阳有什么好处?小朋友需要晒一晒太阳吗?有什么好处?等话题。这样小朋友参与的兴趣才会更浓,更想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当活动结束后,我们再将故事中各个小动物的头饰、以及一些自制的小被子投放到我们的小舞台,让孩子们在区角游戏中继续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对话,从而达到对故事的演绎。
作为幼儿教师,我想:我们可以做的是将《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就小班绘本阅读,可根据我们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图画多样的书籍。同时,孩子的阅读方法除了集中阅读活动外,孩子可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离园前等时机自愿、自主地选择图书进行阅读。另外,从小班幼儿阅读的行为表现和特点来看,幼儿的阅读能力并不是天生具有的,如果孩子不能正确地观察画面,而仅仅停留在简单、重复的翻阅这一水平上,就达不到阅读的目的,久而久之,甚至会形成不爱看书、讨厌看书的习惯,因此,我们要以《指南》为航,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引导幼儿正确看书,耐心、细致地观察、理解画面,最终让小班幼儿爱上绘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