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表演游戏《白雪公主》的几点做法
(2012-06-29 18:06: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研究成果 |
采莲幼儿园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道具、场景等,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一定的角色、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表演游戏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活动,包括对角色的体验、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体验,对生活的体验。同时,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我们如何开展表演游戏呢?下面根据我班开展的表演游戏《白雪公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针对表演游戏的特点挑选合适的剧本。
表演游戏的首要环节是选择内容,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直接影响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我和孩子们经过讨论后定下的标准是:1、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
二、通过多方合作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在表演之前,要帮助幼儿理解好童话表演内容,使他们明白表演的主线,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开展表演游戏。因此,我们通过教师、家长双方面共同行动,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
教师方面:我们将根据故事内容将故事改编成表演游戏的剧本。首先,我将台词变简洁,适合幼儿表演。 原来故事里需要幼儿说的台词比较冗长,小朋友在表演的时候,稍有紧张,台词就讲得不够顺溜;修改剧本时,我们注意将故事中每个人物的台词尽量口语化、简洁化,让小朋友表演时说得很顺。 其次,加上音乐元素,让舞台变生动。 刚开始的童话表演,纯粹是以对台词为主,整个舞台显得比较呆板。修改剧本时,我们在白雪公主、皇后和魔镜、七个小矮人出场前,加上了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在表演的过程中,台上的“演员”踩着音乐的节拍,台下的观众一起唱着熟悉的歌曲,整个舞台顿时生动起来。最后,每当一个故事的情节逐步铺开后,我们启发幼儿将生活中一些动作、行为、语言也编入剧本。比如公主和猎人在森林里的这一段,我们加上了公主快乐的玩耍的动作,表现出了公主纯真、活泼、善良的形象。小矮人出场时,加上一段滑稽的舞蹈表演,表现出小矮人十分可爱的一面。在王子救了公主后,我们编排了一段王子和公主一起翩翩起舞的舞蹈动作,烘托出王子和公主幸福、美满的结局。这样的表演不仅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而且充分展示了幼儿的个性,使幼儿毫无顾忌地表现着与生俱来的表演天分。
家长方面:我们首先发动帮助幼儿选购《白雪公主》的书籍、VCD 等在家和幼儿一起观看,熟悉基本情节。然后,我们将改编的剧本内容打印出来,分发给幼儿人手一份,供家长在家进行辅导。最后,还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制作我们表演用的道具、服装及表演有关的物品等。马睦涵妈妈做的魔镜道具,朱昊泽妈妈做的王子披风、林彦豪妈妈做的猎人服装等都深受幼儿喜爱。有了服装和道具,孩子们表演起来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当然,在这其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像钱宇爸爸说他是个大男人,动手能里相对较差,不知该怎么帮忙制作表演的服装和道具。我们给提出了一些建议:帽子可以剪两块三角形的布缝起来。小马甲可以用个环保袋两边挖洞做袖管,中间剪开做纽扣式的…..家长根据我们的提议,试着给孩子准备了服装。俞铭轩妈妈则和我们反映说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给孩子准备。我们和家长交流,首先表示对家长的理解。其次我们向家长说明表演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最后和家长沟通说如有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和我们老师协商解决。在互相平等、真诚的交流后,家长表示尽量抽时间为孩子准备。
三、表演游戏的排练。
这也是整个表演游戏的重点。排练我们以这个步骤进行的:角色分配—练习对白—配以动作—练习走位—彩排。
当我们把角色都定位了,开始按照剧情练习对白时,可就在这时,出现了一幕“小插曲”。一天,在表演时,一阵哭声突然传到我耳朵里。“老师,老师,吴雨晴哭了。”孩子们通通围过来告诉我。怎么好好的哭了起来呢?我纳闷着走到孩子身边:“吴雨晴,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孩子见我关切的问着她,哭的更加伤心了。“和老师说说,或许我能帮助你呢?”“我不要演王后。”孩子哽咽着回答。“为什么啊?”“王后太坏了,我不想当这样的坏人”……我明白了,孩子是觉得王后这个角色太坏,自己演了以后也要变成坏人了。孩子毕竟只是孩子,她的想法还是非常单纯和天真。于是,我尽量说起好话:“又没关系的,只是表演,你又不是真的坏人......”孩子依然固执的摇着头。我一想,要是孩子真不愿意表演,硬逼着她肯定不行,孩子表演时也会不情不愿的。但是问题摆在眼前,总需要想个办法解决。看来还是得和孩子好好商量,说通了才行。于是,我将表演停下来,组织孩子进行一次讨论:你最想演谁?为什么?孩子们谈论的可热烈了,有的说我想演白雪公主,因为她很漂亮也很善良;有的说我想演猎人,因为他勇敢又聪明;还有的说我想演王子,因为他可以和公主结婚……就是没人说喜欢演王后。听了大家的讨论后,我又提出问题了:“王后是这个故事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有了她才让故事变得更加精彩。你们都不想演王后,我们这个故事中的主角都没有了,表演就没有办法开展下去了,那怎么办呢?”孩子们听了都不说话了,这时我又适时追问:“是不是演王后的人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就是坏人呢?”“不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对呀,就象我们看的电影和电视里的演员他们有时演的角色是坏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并不是故事里的那个坏人呀。表演坏人也是需要有很大的本领的。只有表演的很像,才能让我们知道我们周围有许多的坏人,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上坏人的当。”这时朱昊泽马上说:“我看过电视里的一个演员上次演的坏人,这次他演的是警察。”我接着说:“对呀,就象朱昊泽说的那样,一个好的演员他能演很多角色,不管什么角色只要演得象他就是个好演员。你们想不想当个好演员呀?”“想!”孩子们响亮地回答我。这时吴雨晴不好意思的说:“老师我想演王后,我一定会把王后演好的!”我高兴地说:“好的,我相信你一定是个好演员。”于是我们的表演又顺利的开展下去了……
由此可见,当幼儿的表现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时,不要催促幼儿,应缓一缓、放一放,要沉住气,放下心,不要一味按计划走,许多问题可以交给幼儿自己去解决。
四、帮助幼儿提高表演技能
1、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技能
教师要分步要求与指导,首先要让幼儿能大胆地把角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其次要让幼儿能较清晰、流畅地用普通话表演;最后要让幼儿知道运用自己的语调来表达思想感情。这其中不乏有幼儿吐字不太清楚、语速语调、感情等不太到位,影响整个表演的效果。像林彦豪话语太柔、石珺瑶说话比较平缓,没有起伏等。钱宇说话语速则太快等等。我们让幼儿在理解领会作品的前提下,通过具体的练习和实际操作,逐步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技能。
2、幼儿的形体表演技能
表演游戏需要幼儿的步态、手势、动作比日常生活中的要夸张一些,要有表演的舞台效果。各个角色因其角色特点不同,还要求幼儿在表演游戏中要恰当而准确地把握。幼儿的表演技能不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教会的,而应是幼儿自己通过讨论、互相观摩、评议、采纳他人建议而达成的。可以说在表演过程中每个人的动作都是不同的,各有特色。比如,在剧本中有个片段是皇后扮成卖东西的老太婆,刚开始吴雨晴演的不是很好。我决定让大家来说一说老太婆走路是什么样子的,给吴雨晴献计献策。有的孩子弯下腰,一个手放在要厚走路;有的孩子一个手伸出来做扶拐杖的动作等等。通过孩子们一次次的探讨、表演,吴雨晴学学王后变成老太婆走路的样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以上便是我班在开展表演游戏《白雪公主》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指导表演游戏是一种富有个性和创造力的劳动,具体的方法是多种多样、丰富多采的。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适当的指导、并善于观察幼儿的表演游戏,适时的点拨和指导,为幼儿表演游戏指明方向与途经,使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尽情地宣泄情感、模拟装扮,在表演艺术的天空中自由自主地飞翔,获得情感、社会性、能力等多方面的和谐、自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