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三大里程碑著作初探
(2013-05-08 01:28:18)
标签:
教育 |
从刚开始接触教育学的相关书籍开始,就已经知道这是一本和《理想国》、《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称为西方教育学三大里程碑式的著作当中的一本。而毫无疑问,这三者之间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在《爱弥儿》中,卢梭对《理想国》有过这样的评价,“这本著作并不像那些仅凭书名判断的人所想象的是一本讲政治的书籍;它是一篇最好的教育论文,像这样的教育论文,还从来没有人写过咧”。 [1]
在卢梭看来,自然个体的本性是善的,他在全书之开篇便以阐述了这个观点,“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已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也是他一切教育理论的基石。在论及人的地位上,卢梭认为在社会秩序之中,“所有人的地位都是有标记的,每个人应该为取得他的地位而受教育”。 [2] 这使我想到了柏拉图的社会阶级分类,柏拉图将社会分为统治者、管理者或士兵、生产者三个阶级,分别以金、银、铜铁隐喻。统治者司统治,管理者掌管理而生产者负责生产,在他们身上分别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之美德,而“这三种美德和谐相处,就产生了正义的美德”。 [3] 然而柏拉图是个悲观论者,他认为对理念的清晰的洞见需要良好的才能和艰苦的训练,他的这种悲观也使他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人之本性。而在自然秩序之中,卢梭认为所有人的是平等的,“人都是平等的,共同的天职是取得人品。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 [4] 这句话简单而又深奥。而他对自然主义教育的强调也影响了实用主义思想家的儿童观。人们不再把儿童看作未长大的成人,而是把他们看成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自然有机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5] 这种把儿童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的观点影响了儿童心理学先驱斯坦利·霍尔等很多心理学家。而杜威也明显收到了卢梭的影响,看到了自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卢梭在书中确立了三种教育资源: [6] 自然,身体和能力的自发发展;人类存在,人们在发展中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事物,人们在周围的客观事物中所获得的个人体验。卢梭认为一个儿童在他的个性形成时期应该在乡村接受“自然地”教育,而杜威则认为,儿童不应该远离有益于适当教育的社会环境,因为杜威认为自然不仅仅包括物理实体,也包括社会关系。
[1]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2010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1页。
[2]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2010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3页。
[3] G·希尔贝克,N·伊耶著,童世俊等译,《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70页。
[4]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2010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3页。
[5]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2010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第91页。
[6] 【美】Howard A. Ozmon,Samuel M. Craver著,石中英等译,《教育学的哲学基础》(第七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133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