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墨公路:墨脱到波密——川藏大环线自驾游之20

标签:
扎墨公路墨脱县波密县川藏大环线 |
行程第十三天(7月21日):游览了果果塘蛇形大拐弯后,沿扎墨公路墨脱向波密行驶,一路欣赏扎墨公路沿途从热带雨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场的植被垂直变化,欣赏雅鲁藏布江、雪山、冰川、瀑布等壮美的自然景观。从墨脱县穿短袖短裤都要冒汗到出嘎隆拉隧道后要穿上羽绒服,实际体验了一次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过程。

墨脱有许多的与众不同,它是:
1、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
2、有全中国最原始的森林
3、全国唯一实行单双号出入限行的县,双日早8:00后进墨脱,单日晚8:00之前出墨脱。
4、全国唯一交费才能进入的县(每人210元,60岁以上半价)
5、全西藏海拔最低的县

出了墨脱后公路沿雅鲁藏布江前行,满目一派热带风光,让人感觉不是身处世界屋脊西藏。墨脱热带雨林是地球最北端的热带雨林,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区。

雅鲁藏布江下纵向谷地是构成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高原的天然水汽通道。夏季源源而来的暖湿气团沿通道涌上高原。这里丰沛的降雨让我们在西藏欣赏的热带雨林那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但是也使得仅117公里的扎墨公路,充斥了密集的雪崩、飞瀑、塌方、泥石流路段。



行走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里,满眼的撩人春色。江上云雾缭绕,原始森林里到处是奇花异草,恍如仙境,美不胜收。更有那蕉林稻田使人恍若是在江南。


扎墨公路旁边的水稻田

扎墨公路旁边的玉米地

扎墨公路旁边的水果摊

扎墨公路上的钢桥,很多。


照片左面中部,修路的挖掘机。

一路上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瀑布数不胜数。


又一座钢桥,近拍可以看看它的细部。

又一个瀑布


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气候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森林中的美丽瀑布


又一座钢桥

这里是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峡谷段,从峰顶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到谷地的热带,构成了明显的植被垂直地带,行进中不知不觉植被已经发生了变化。


欢快的溪流,漂亮的钢桥,明媚的阳光,绿意盎然的山林,不由得不停车游玩、拍照。




十里不同天,高处不胜寒。

嘎隆拉雪山隧道附近雾霭笼罩下的雪山景色,可以看到条条冰川。

出了嘎隆拉雪山隧道停车拍照时,穿着羽绒服都还感觉寒气逼人。


嘎隆拉雪山下的嘎隆寺原是一座300多年历史的宁玛派寺庙,香火旺盛,但最早的寺庙在1950年大地震中损坏,现在的大殿和禅房都是后来新建的。

出嘎隆拉雪山隧道后扎墨公路一路开始下坡,下到坡底就是波密县城。
扎墨公路即G559扎墨段,从西藏波密县城扎木镇到墨脱县城墨脱镇,是第一条墨脱公路。
历史:1975年动工,修建数十年,多次建成而被各种地质气候灾难冲毁,使得墨脱县成为中国最后一个通车的县。1993年9月25日,扎墨刚能勉强通车,几辆汽车第一次开进墨脱县,次日的暴雨把公路摧毁。
1995年以后,分季节、分路段临时性通行,每年只能通4个月。从嘎隆拉雪山到墨脱镇,海拔高度从4100多米骤降至1100多米。再修:2009—2013年10月国家全额投资9.5亿元,建嘎隆拉隧道(海拔3700多米),改建成功,墨脱能通车9个月。整改:2017年10月开始三年总投资12亿整治改建。
路线:跨越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西莫河等6条江河,经嘎隆寺,修建嘎隆拉隧道穿越雪山。各段情况不同:24K(公里数变为地名)—52K是翻越嘎隆拉山(27公里长已变为3公里多的嘎隆拉隧道),52K~80K之间的公路保存得较好,80K—108K一直伴着嘎隆曲峡谷而行,这段路上山体塌方、泥石流冲击沟和滑坡严重。
级别:从扎木镇到嘎隆拉隧道是三级公路建设(7.5米宽),隧道出口到墨脱县城的道路按四级公路建,其中80K到县城最窄路段(塌方和泥石流经常发生)是4.5米宽。
通车类型:一些涉水路段砾石较高,2018年底还只能通行底盘较高的车辆。将来形成柏油路才能通轿车。(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