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正规寺院:桑耶寺——川藏大环线自驾游之15
标签:
桑耶寺青朴修行地山南地区扎囊县川藏大环线 |
游览了拉萨后从理论上来说就应该是踏上归程了,回程主要是走G318,但是中途稍微绕了一下,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山南地区的桑耶寺、青朴修行地、雍布拉康等,另一个是墨脱县。


今天游览的景点较多,行程也较长,清晨天不亮就出发了,沿西藏山南地区生态走廊行驶,前往第一个景点桑耶寺。汽车沿着时隐时现的雅鲁藏布江行驶,车窗外的云彩似乎唾手可得。

桑耶寺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的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山下。桑耶寺始建于公元762年,建成于779年,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


桑耶寺入口,参观桑耶寺门票40元。

桑耶寺的中心主殿乌策大殿(乌孜仁松拉康)又称多吉德殿,是寺中最高大壮观的建筑,总面积约8900平方米。大殿坐西朝东,外观似有五层,内部实际只有三层,每层的高度在5.5米到6米之间。殿堂的底层为藏式建筑,中层为汉式建筑,上层为印度风格,分别由三地的工匠设计施工,因此也有人把寺院称作“三样寺”。

桑耶寺的中心主殿乌策大殿(侧面)
桑耶寺的中心主殿乌策大殿(背面)

桑耶寺的中心主殿乌策大殿(内部)

桑耶寺的中心主殿乌策大殿(楼上回廊)

8世纪末,时任赞普的赤松德赞笃信佛教,他将印度的两位佛教大师寂护和莲花生迎请至西藏弘扬佛法,并决定为他们修建一座寺院。
桑耶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寺庙的平面为椭圆形,按佛经中的世界构造进行了布局,似一长形院落,占地面积约2.5万平米。桑耶寺是以古印度波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提寺为蓝本兴建的,虽然后世因为火灾而多次重建,但建筑格局始终保持了初建时的风貌。
在乌策大殿三楼回廊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寺庙的建筑形制和规模。
在乌策大殿三楼回廊环顾四周

在乌策大殿三楼回廊环顾四周

在乌策大殿三楼回廊环顾四周

在乌策大殿三楼回廊环顾四周

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绿塔,4层,高约10米,建在大殿的东北角,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甚高,沿阶数级而达第一层,四面各有龛室三间,内有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层。二层每面只有龛室一间,亦各有塑像。第三层为覆钵形的塔身,上置相轮宝刹,刹身很长。相轮分为三级,每一级自方形托盘上置相轮九环,中间一段为第二级,有相轮七环,第三级有相轮五环。伞盖上承宝瓶和宝珠。塔身为绿色琉璃砖砌成。砖为土加粗沙烧制,质地坚硬,釉色苍郁而富光泽,极其精美。

黑塔,7层,高约15米,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塔形也很特殊,塔身如三叠覆锅,刹盘上托宝剑。第二级相轮七环,上即瓶盖和宝珠。塔身为条砖砌成,全为黑色。

红塔,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形极为特殊,塔身用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腰部以上呈环状纹,上部为覆钵形塔腹,宝刹之上置两段相轮,上为七环,下为九环,塔身为土红色并泛有光泽。

白塔为四方形密檐式砖塔,8层,高约18米,建在大殿东南角,形制与北京北海的白塔略,皆用石块、石板砌成,因塔体全为白色故名“白塔”。在塔基的方形围墙上,立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在腰部以上逐层收分如阶梯,上有覆钵形塔腹。但覆钵扁平而宽大,没有龛门,宝刹上置十七环相轮。在转经道旁有十六罗汉石像,分别雕刻在边长为0.74米的方形石板上,极为精致。

桑耶寺的大殿和周围寺庙的甬道回廊里均绘满了各种题材的壁画。除了一些你在其他寺庙里也能看到的传统的宗教绘画外,在桑耶寺乌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上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画,画中记载了从远古传说的罗刹女与神猴结合繁衍藏族开始,一直到宗喀巴创立格鲁派,止于9世达赖业绩。壁画长92米,洋洋洒洒,恢弘壮丽,被誉为西藏的“绘画史记”。此外在乌孜大殿一层和二层有“桑耶寺史记”,二层的南侧有“莲花生传记”等精美的壁画。



莲花生大师,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曾经在位于山南地区桑耶寺往东北15里的纳瑞山腰处的青朴修行地修行。

这里海拔在4300米左右。因为此地环境幽静典雅,加之寂护、莲花生、赤松德赞等吐蕃时期的著名历史名人和众多高僧活佛曾在这里修行过,所以青朴与桑耶寺共负盛名,朝拜者络绎不绝。


山腰停车场附近的寺庙,修行者主要是比丘尼。

山腰向山上看,只见草木葱郁的山沟中隐隐约约有许多小屋若隐若现。据说上到顶还要走差不多两个小时,我们放弃了。

这里海拔在4300米左右。因为此地环境幽静典雅,加之寂护、莲花生、赤松德赞等吐蕃时期的著名历史名人和众多高僧活佛曾在这里修行过,所以青朴与桑耶寺共负盛名,朝拜者络绎不绝。


山腰停车场附近的寺庙,修行者主要是比丘尼。

山腰向山上看,只见草木葱郁的山沟中隐隐约约有许多小屋若隐若现。据说上到顶还要走差不多两个小时,我们放弃了。
文中内容多引用自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