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迷河迷人的河

标签:
了迷河石头寨长寨贵定县杂谈 |
贵定县有一条迷人的河叫做了迷河,从破长河桥朔溪而上,你就像是走进了一条美景的画廊,一个个美丽的景色依次向你展开。断桥、渡口、驿道、摩崖让你目不暇接,还有那古朴的村寨、友善的村民让你体验到乡村民风的淳朴,那清澈的河水,湾湾的河滩,河边那枝叶繁茂的古树让你忘记城市的喧嚣,忘记生活的烦恼,返璞归真全身心的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因为迷人忍不住去了两次,同一地点两张照片一张是十一拍的,另一张是五一拍的。
这里叫了迷渡,从前是贵阳经都匀、独山到广西驿道上的重要渡口,为了方便商旅行人,由当地士绅李春山等出资在了迷渡修建桥梁,于光绪庚寅(公元1890年)年建成,命名为“顺天桥”,该桥有五孔、长百米、宽7米、距水面15米。1929年被洪水冲垮三孔,现余两孔。
了迷河桥的相关资料比较少,在CNKI上检索到一篇贵州省博物馆研究员吴正光发表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2期“贵州古桥的文物价值”一文中有关于了迷河桥的相关论述:“清末贵定窑上人李春山是位石匠,他发起在了迷河上架设石拱桥,并亲自设计,指导施工,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建成长96米、宽7.2米、高15米之三孔石拱桥。尔后,复将所剩银两在了迷河再建荣升桥、一品桥。李石匠一心架桥,终身未娶,死后被追赠为直奉大夫,特授贵阳府贵定县正堂。”以供参考。
断桥底部基脚的残存
断桥底部基脚的残存
建桥功德碑
建桥功德碑,上有“顺天桥”三字
建桥功德碑背面刻有“老实糊涂”
一位住在河边的老乡给我们介绍,他小时候听外祖母说,百年前这里是很繁华的,酒楼、茶肆、马店林林总总,过往客商不绝于途。时过境迁,有了便捷的公路、铁路后古驿道逐渐被人们冷落、遗忘,现只是岁月留痕供人凭吊罢了。

撑船摆渡的老人,渡我们过河,还带我们去看山上的摩崖。他就住在河对岸,要渡河时需要大声喊,或者请附近的老乡打电话给他。

据说现在河对岸只剩下五户人家

古驿道和摩崖等都在河对岸还是建议渡河过去看一下,而且在河对岸看断桥又是别样的风景。

这里是古驿道的残段,在当时可是相当于现在的国道、省道。

遥想当年古驿道上达官士子、贩夫走卒、马足车尘、人声鼎沸,如今世事变迁古道上已是芳草萋萋,惟闻空山鸟语。

了迷河边的石头寨

平静流淌着的了迷河,象一位淑婉平和的淑女,清澈平缓、波澜不惊

石头寨旁钓鱼石


了迷河经过石头寨时河床变窄,河道里巨石林立,了迷河也一改它平时那淑婉平和的淑女形象,突然变成一个狂怒的醉汉,面向巨石,左冲右突,击起阵阵波涛。


从断桥到长寨不过两公里左右,强烈建议下车步行,听鸟语、闻花香、看青山绿水、寻河滩奇石。走累了你就歇一歇,遇见老乡还可以拉拉家常,摆摆农事,总之随心所欲、无拘无束、放松自己,倾情拥抱大自然,度过惬意的一天。

长寨前面河边有一个小坝子可以停车

长寨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布依村寨,村中的建筑以青瓦木屋为主,很是古朴,村里静静的,偶尔遇见的村民都会热情的和你打招呼

这可不是景点的那些矫揉造作的假造农舍哟,而是货真价实的农家庭院


长寨三面环水,背靠青山,山上茂林修竹环境极佳。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地方


听说政府准备出资对村子里的老旧房屋进行保护,幸甚!幸甚!






河里游泳的儿童(长寨)

村舍旁边的花椒树,随摘随用,真是方便(长寨)

想要进门,得先过我这一关(长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