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陲的抗战文化中心——李庄古镇

标签:
四川宜宾市李庄古镇 |
几年前读了岳南的《李庄往事》和岱峻的《发现李庄》后对古镇李庄就心向往之,这次从西藏返黔路过宜宾,专程到李庄了却心愿。

早晨6:30从泸定县出发,10点过雅安市离开318国道,12点到宜宾市

四川的古镇很多,李庄之所以蜚声国内外,是因为抗战时期李庄以他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童弟周、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从1940年至1946年抗战烽火中古镇李庄弦歌不辍,这六年李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提升为中国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李庄,这是一个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的小镇,这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的小镇,这是一个能折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古老的小镇……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这里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少了些商业气息,多了些淳朴的人文气息。(百度百科)



战火的迫近,物价的飞涨,迫使在昆明的上海同济大学第六次迁校。当时的宜宾拥挤,无力安置。南溪有能力,却遭到当地的绅士的反对。而李庄的绅士正好相反,他们悉知这一情况后,急召开了各界人士代表会,大家一致同意,发出:“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的电文,这16字,掷地有声,巨力千钧。这三千人的江边小镇,要接纳一万多外省藉的文化人,这是何等开阔博大的胸怀和气概!


慧光寺

慧光寺

慧光寺

慧光寺



李庄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街巷的名称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如羊街,古时为牛羊的交易市场。席子巷,则是一条过去为前店后厂加工和销售草席而得名的小巷(百度百科)

李庄的街巷

李庄的街巷



李庄的街巷

梁思成先生塑像,梁思成夫妇在李庄“共同奋力完成《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稿)等一批重要著作,成为日后这一领域中的学术经典”

李庄中学

李庄中学外墙上周懋庸教授撰写的:
李 庄 歌
为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作
李庄坐落长江源,悠悠历史朔秦汉。山顶曾经开僰道,山腹奇险置悬棺。
明末清初战乱频,蜀中荒芜少人烟。两湖两广移民入,此举名曰填四川。
李庄先人辟蓬蒿,改作良田代代劳。民国年间具气象,张罗李姓人丁旺。
东邻虎视早眈眈,铁骑踏我好河山。一夕之间失沈阳,卢沟桥畔动刀枪。
北京先失南京继,鼙鼓惊天还动地。山河沦丧尚可复,最惧文化无薪传。
救亡图存几万里,不辞流亡皆南行。颠沛流离湘桂滇,敌机轰炸无处安。
传闻李庄地偏僻,可否栖身问消息。小镇贤良明大义,热诚迎来精英聚。
佛堂古庙读书声,弦歌再唱是同济。营造社归月亮田,史语所上板栗坳。
板栗坳似桃花源,傅老名居桂花院。倾情所务劳心力,谔谔之士性不变。
考古之父数李济,羊街暂作安身地。至今当日旧街坊,尚忆李老终日忙。
生活艰难少医药,一双娇女先后亡。戏台门板研甲骨,辛苦当年董作宾。
惨淡经营梁思成,病骨支离林徽音。众贤如星难列举,李庄从此声名起。
敌寇飞机过李庄,但见云树莽苍苍。上下城池均被炸,唯有李庄静如画。
李庄山水护国魂,学术第一耐清贫。传来消息满江乡,四强合力沦扶桑。
八年抗战终见晓,漫卷诗书喜欲狂。纷纷东下离李庄,李庄寂寞剩余香。
李庄风流一朝歇,保存文化功不灭。五十余年人不知,李庄无语空寂寂。
前人历史不能忘,岱峻立志传李庄。沧海桑田遗迹散,八方搜寻付血汗。
数载辛劳路漫漫,发现李庄人惊艳。民族文化乃国脉,常伴星辰与日月。
抗日胜利六十年,爱国精神代代传。李庄当年显精神,不愧长江第一镇。
板栗坳亦我故乡,少小离家鬓发苍。我欲归乡归未得,长歌一曲献李庄。


李庄的街巷

李庄的街巷

在李庄的街巷闲逛,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抗战时期某个名人居住过的院落

抗战时期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曾经在此居住


李庄1992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1995年被列为国家、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内有体现明清建筑特点的庙宇、殿堂、楼台、古戏楼、古街道、古民居;有很高古文化欣赏价值的慧光寺、玉佛寺、南华宫、文昌宫、东岳庙等“九宫十八庙”;有被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称“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的“旋螺殿”,与“魁星阁”,“百鹤窗”、“九龙碑”一起堪称古镇四绝。李庄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迹,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的建筑特点。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百度百科)

李庄的街巷

早晨6:30从泸定县出发,10点过雅安市离开318国道,12点到宜宾市

四川的古镇很多,李庄之所以蜚声国内外,是因为抗战时期李庄以他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童弟周、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从1940年至1946年抗战烽火中古镇李庄弦歌不辍,这六年李庄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南边陲小镇提升为中国抗战文化中心之一。


李庄,这是一个文化和历史遗迹沉淀的古老的小镇,这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的小镇,这是一个能折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古老的小镇……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东郊长江南岸,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李庄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这里气候宜人,地形平坦,水陆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少了些商业气息,多了些淳朴的人文气息。(百度百科)



战火的迫近,物价的飞涨,迫使在昆明的上海同济大学第六次迁校。当时的宜宾拥挤,无力安置。南溪有能力,却遭到当地的绅士的反对。而李庄的绅士正好相反,他们悉知这一情况后,急召开了各界人士代表会,大家一致同意,发出:“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的电文,这16字,掷地有声,巨力千钧。这三千人的江边小镇,要接纳一万多外省藉的文化人,这是何等开阔博大的胸怀和气概!
李庄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使李庄成为抗战文化中心而闻名遐迩。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这对李庄的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百度百科)

李庄同济纪念广场、纪念碑


李庄同济纪念广场

李庄同济纪念广场

李庄同济纪念广场、纪念碑

李庄同济纪念碑碑文
民国未筹,同济先创。悬壶于黄浦,泛舟在海上。壶中民生久,舟边社稷长。八一三,炮声响,倭寇暴?,儒祖惊殇。江尾狼烟虎火,学馆断瓦残墙。别吴淞,越浙赣,渡桂滇,归李庄。豪情飞四野,战歌动五乡;蓬车开新路,绷带挽危亡。春催繁蕊枝枝笑,客来八方户户忙。宝殿旋螺古意,白鹤雕花奇窗。水环山静,福地仙乡。银刀剖案,铁辘悬梁;眉锁迷尘,心塑金刚。我有科学克痹症,侬靠勤苦供命粮。吴语柔,德文香,川音如酒诉衷肠,山乡处处是吾乡。禹王宫中雷雨沸,东岳庙里书声朗。学研医工理法,建筑文化后方!海外来宾家家串,龙门阵里夸炎黄。狼蹄独山裂,羊街军号响;帆樯历历破日吟,凯歌阵阵通天唱。若同济,英长在;如李庄,国不亡。斗转满甲,星移海沧。伟哉同济,同心同德同舟楫,彤彤辉辉;济人济事济天下,济济翔翔!大哉李庄,李桃花信年年风,庄田果实处处香。有诗曰: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金沙金,黄浦黄,奔流不息长江长。百年同济遨四海,新侪一新学界,古镇万古流芳!
(碑文由文法学院教授喻大翔撰写)

李庄同济纪念广场

李庄同济纪念广场

禹王宫现名慧光寺,建于清道光11年(1831年),坐南朝北,由一主一次两个四合院构成。主院有山门、戏楼、正殿、后殿、魁星阁及厢房等建筑,其山门、戏楼均为重檐歇山式顶,檐下饰如意斗拱,整个建筑气势恢宏。大山门上面原赞颂大禹治水的匾额和两边的石刻对联,撰、书均出自前清翰林-——李庄人张松睛之手。寺内的戏台,是四川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之一,戏台台基上有单钩栏古代戏剧故事浮雕。1942年5月国立同济大学35周年校庆就在这里召开,同济大学和江安国立剧专在这里联合上演曹禺的名作《雷雨》和《日出》。禹王宫是李庄现存最大的清代建筑,这里的九龙石碑远近闻名。(百度百科)

慧光寺

慧光寺

慧光寺

慧光寺

魁星阁:魁星阁位于李庄镇尾长江之滨凸出部位,建于清光绪年间早期,为全木结构通高三层建筑。魁星阁位处江边,上下航行的船只10里开外即可看见,因此它具有导航的作用。魁星阁曾被梁思成赞为“是上海到宜宾二千多公里长江江边建造得最好的亭阁”。(百度百科)


李庄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至今完整保存着18条明清古街巷。这些街巷道路皆由条形或方形石板铺砌而成,两边一般留有一米宽的石阶。街巷的名称多根据其位置、特征或集中从事某一商贾活动而命名。如羊街,古时为牛羊的交易市场。席子巷,则是一条过去为前店后厂加工和销售草席而得名的小巷(百度百科)

李庄的街巷

李庄的街巷



李庄的街巷

梁思成先生塑像,梁思成夫妇在李庄“共同奋力完成《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稿)等一批重要著作,成为日后这一领域中的学术经典”

李庄中学

李庄中学外墙上周懋庸教授撰写的:


李庄的街巷

李庄的街巷

在李庄的街巷闲逛,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抗战时期某个名人居住过的院落

抗战时期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曾经在此居住


李庄1992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1995年被列为国家、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镇内有体现明清建筑特点的庙宇、殿堂、楼台、古戏楼、古街道、古民居;有很高古文化欣赏价值的慧光寺、玉佛寺、南华宫、文昌宫、东岳庙等“九宫十八庙”;有被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称“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的“旋螺殿”,与“魁星阁”,“百鹤窗”、“九龙碑”一起堪称古镇四绝。李庄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现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迹,有明代的慧光寺、东岳庙、旋螺殿,清代的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的建筑特点。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百度百科)

李庄的街巷
李庄古镇特色美食最具代表性的是“一花二黄三白”。
“一花”指花生。李庄花生精选本地花生为原料,以盐浸泡,外表呈白色;采用多种中药配制的香料,使用传统工艺,经过10余道工序加工而成,香、酥、脆、盐味火功恰到好处,已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二黄”指:李庄的黄辣丁(学名黄颡鱼),为长江鱼中佳品,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比,个头10厘米长短,为红烧、火锅的上等佳肴;若与竹荪做汤,名“二黄汤”,为汤中极品。李庄的黄粑,用红塘和本地粘米、糯米混合,用良姜叶包裹蒸而食。色泽金黄、香气浓郁、香甜糯软、开胃爽口,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具有浓郁的芳香油味。冷却后,可切片油煎,别有一番风味,为宜宾名小吃之一。
“三白”指白肉、白酒和白砂糖精制的白糕。李庄白肉以生长8-10个月的猪为主.取其后腿上约3公斤的“三刀”肉为主料,即选料精。火候准,煮白肉讲究火候,水温保持在摄氏90度左右,煮的过程中不时用竹签刺肉,以便使肉内外受热均匀。起锅后将肉放入凉开水中,以保持水分,为刀工片肉做准备。刀工实为李庄白肉的点睛之作,好的刀工手可将2斤猪肉片成长20公分、宽15公分,厚1-2毫米的肉片50余片,堪称一绝。接着是配料,李庄白肉调料必用大蒜和辣椒一并舂成糊状,名蒜泥糍粑椒,再加上好酱油、白糖等调料,具有鲜香麻辣、诸味协调,达到添一分则浓、减一分则淡的境界。白肉已成为李庄的一张名片,素有“到李庄不吃白肉。等于没到李庄”之说。李庄白酒以本地高梁为酿酒主料,经传统工艺酿制而成,后经存放和勾兑便可出售。(百度百科)
后一篇:天上花海大韭菜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