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环线之六——阿坝县、壤塘县、色达县

标签:
旅游川西环线阿坝县壤塘县色达县 |
7月25日,阿坝到壤塘的路不是主要的旅游公路,攻略提到的不多。直走壤塘到色达比绕马尔康要近得多,走不走?很是纠结。问吧,货车司机曰;可行。交警曰;越野车可行。饭店老板曰;路稀烂。出租车司机曰;可慢慢走160多公里大约要4——5个小时。晚上到车上取东西,旁边有一成都的车刚到,车上有一贵阳女孩,看见是贵A的车就过来和我们打招呼,驾驶员说他们是从壤塘来的,马尔康那边正在修路堵车比较严重。这就促使我们下决心了,走壤塘。
阿坝县城往壤塘方向4公里山顶的观景台可以看到阿坝县城全景,这里被摄影人称为出片子的平台,我们到的时候已有许多拍客捷足先登了,远的有来自浙江的,有发烧的已在阿坝拍几天了。
阿坝之晨
我们7点到都已经晚了
爱好摄影的喇嘛,他反转片都拍了几百卷了
晨曦中的藏族土楼
阿坝至壤塘公路里程160多公里,公路全程穿行于山区及河谷地带,阿坝至壤阿交界的格尔则桥路况比较差,炮弹坑多、塌方多,过了格尔则桥到壤塘境内为新建油路,宜于行驶。
路窄、车少
塌方路段
到壤塘境了
过了格尔则桥到壤塘境内为新建油路,宜于行驶
出阿坝不远,公路就顺着河谷下行,路边的植被也已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由高山草甸变为亚高山灌丛,随着海拔高度的进一步降低,峡谷两边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里面生长着珍贵的铁杉、云杉、冷杉、松树、柏树等植物。
路边的玛尼堆和水轮带动的转经筒
阿坝至壤塘人烟稀少、路况较烂,开车时精神是紧张的,但视角上却无时无刻享受着饕餮大餐。我知道了川西的美不在阿坝,不在壤塘,真正的美景在路上!
藏族碉楼(阿坝到壤塘途中)
佛塔(阿坝到壤塘途中)
阿坝到壤塘途中
阿坝到壤塘途中
这里的民居大多用原木建造,二、三层的样子,有的耸立在悬崖之上,有的座落在农田中
阿坝到壤塘途中
牦牛也能走马帮(阿坝到壤塘途中)
阿坝到壤塘途中
翻过山口就到壤塘了(阿坝到壤塘途中)
一路上开开停停近2点才到壤塘,壤塘县是四川西北部的藏族聚居区,总人口3.48万人。“壤”,系藏语音译,源自上意。山前有一平坝,“坝”,藏语谓“塘”。“壤塘”由此得名。意为“财神的坝子”。
在壤塘吃午饭时问路,得知从壤塘到色达往青海班玛县方向走比走翁达好走得多。这条路的确比较好,开始一直沿着河走,然后翻了一座海拔4500多米山,下午6点多钟就到了色达。
路边草场上藏民们不知道有啥活动(壤塘到色达途中)
路边山坡上结庐修行的喇嘛(壤塘到色达途中)
壤塘到色达途中
前面的山口海拔有4500多米(壤塘到色达途中)
到山口了(壤塘到色达途中)
山下就是色达(壤塘到色达途中)
发现“金马”的草原
佛国色达
佛国色达
色达是藏语“金马”的意思,传说因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草原上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
当日行车3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