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鹏展翅
大鹏展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9
  • 关注人气: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小狗包弟》教学设计·汪书萍

(2018-10-09 21:01:22)
标签:

转载

分类: 试卷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汪书萍

教学设想:

《小狗包弟》是巴金写于1980年的一篇文章,它讲述了文革时期这个特定时期狗与人的故事,反映不仅仅是人与狗的情感,更多是作者情感上的自我反思、自我解剖,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因此这篇文章对于初一、二的学生来说就显的难了,我决定在初三实施教学任务。这篇文章我准备把它当成一篇小说来教授。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任务:①梳理故事情节;②分析包弟的形象;③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目标

⑴阅读文本,整体把握,梳理故事情节。

⑵品读文本,分析包弟形象。

⑶研读文本,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

教学重点: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题目入手。读题目《小狗包弟》,你获得什么信息?

生一:写小狗的文章。

生二:小狗的名字叫包弟。

……

教师顺着学生的话语过渡:

对,面对这样的题目至少我们可以获得这些信息。那么它究竟是怎样的一条狗,引得作者巴金对它这样念念不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巴金一起走进他的《小狗包弟》。

二、阅读文本,整体把握,梳理故事情节。

过渡语: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请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梳理故事情节。分三步:

  请学生快速阅读。

  请学生复述故事。

③概括故事情节。(师生共同努力)

开端:介绍包弟。(2

发展:七年与包弟的相处。(35

高潮、结局:送别包弟。(68

三、品读文本,分析包弟形象。

教师过渡:对于故事情节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包第究竟是怎样的一条狗呢能让作者在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还念念不忘?

问题:请找出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包第形象的认识。

教师预设:

⑴关于包弟学生可能会找到的句子: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

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

                                          ――正面描写

⑵学生可能忽略的语句:

日本客人拍摄包弟;日本女士过问包弟;爱人讨骨头给包弟吃。

                                          ――侧面描写

包弟的特点:聪明可爱、通人性、讨人喜欢。

教师总结:小狗包弟的特点是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体现的,我们在欣赏作品、在写作中不能忽略侧面描写,要关注到文本的每一个细节。

四、研读文本,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⑴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提问:就是这样一个可爱、讨人喜欢的包弟最终命运怎样?

【由这个问题,追问为什么包弟的命运会这样,从而探究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梳理: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

忧愁→不知道如何处理包弟

轻松→送走包弟

沉重的内疚→多年回忆

⑵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作品现实意义。

教师提问:“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①介绍时代背景,理解“我”为什么连一只狗都保护不了。

②学习这课我们当代中学生能获得什么启示?

五、教师小结。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