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会长的日记本
会长的日记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836
  • 关注人气:6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2022-10-10 17:26:26)
标签:

股票

会长炒股

短线有机可乘

操作快进快出

不必担心股崩

分类: 每日收评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10月首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在多重利空消息的打击下出乎意料地高开后放量单边大跌。截至终盘:上证指数收报2974.15点,下跌50.24点,跌幅1.66%;深证成指收报10522.12点,大跌256.49点,跌幅2.38%;中小综指大跌2.17%;创业板综大跌2.28%。两市成交金额合计6286.41亿元,比节前放大12%。
    节前收评中会长提到:上证指数历史上10月份高开则80%的概率全月收涨,低开则100%的概率全月收跌;若节后首日直接暴力低开奔向跌停板则可低吸,若节后高开则要把握“红10月”的契机——从昨天市场表现来看,可以说完全出乎会长的预料。尽管会长预料到了高开,并且在高开后不急于追涨,然而会长并未想到上证指数会在下午大幅击穿3000点后引发抛售狂潮。也正是这个原因,昨日上午接近最低点时,会长以2.192元的价位全仓买入了创业板ETF,结果报收于2.166元最低价收盘。由于会长在昨天上午上证指数跌到3000点至下午跌破3000点后回抽过程中多次招呼股民做短差,因而“低吸”者肯定是毫无悬念地被空头给秒杀了。为此,会长在这里向大家表示歉意,希望接下来自己能尽快弥补大家的损失。
    技术上讲:今年10月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是以“高开”方式走出单边杀跌中长阴线的。这种情形要追溯到上一次的话,是2001年10月8日——两者刚好间隔3个“7年”,符合会长的“新7年效应理论”。不同之处在于,2001年10月首日是缩量大跌的,而昨天则是放量大跌的,说明当前恐慌心理比2001年同期要提前了些;2001年彼时是连续破位阴跌后的急跌,昨日则是没破位情况下的急跌,可见此时恐慌心理没有彼时那么高。为什么此时的恐慌情绪提前却没有彼时那么高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段历史,那就是2011年10月的走势——毕竟,2011年10月距今刚好符合会长的“11年理论”,长假前同样是连续阴跌走势,长假后上证指数考验2319点阶段底部时,是带着利好消息的方式拉出一根放量大阴棒后破位了才展开强劲反弹的。这样一来大家便会发现,上证指数今年此时恐慌情绪提前但却没有2001年同期那么高,只因2011年同期表现存在心理影响——事实上,对于这个细节,或许从深圳市场几个综合指数察觉得更明显一些。
    图形上看大家会发现,昨日上午会长急不可耐地抄底,与深市三大综合指数的形态是不无关系的。具体而言:深证综指创业板综中小综指先后完成了对“5.11上跳缺口”的回补以及对应整理平台的回踩(会长抄底时中小综指还在下跌途中都忽略了)。同时,创业板综60天线交叉90天线就在周三,中小综指60天线交叉90天线就在今天,深证综指则已于昨日实现了60天线与90天线的交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小综指今天还将迎来250天线交叉500天线这一重要窗口。因此从这个细节上讲,会长更倾向于2011年10月行情的重演,即未来2周上证指数将在深市的带领下大起大落震仓洗盘后一直涨到11月14日时间窗口。退一万步讲,哪怕会长又犯错了,至少在这两天,会长依然有可能赌到至少1根上证指数回抽3000点的小阳线来减少亏损抑或盈利出局。
    至于上证50科创50面临新低的问题,会长认为不值得过于担心,原因是它们作为“领先指标”告诉大家“综合指标”的运行方向,有利于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后市的走向。但因上证指数并未留下月线级别下跳缺口,故就算上证指数要一口气跌穿2863点乃至2646点,估计时间点选择在某个周四或某个周一。历史多次告诉我们,倘若跳空破位暴跌发生于周四,则应当视为诱空,一周后必定有阶段底部产生。即使是某个周一,你也可以将最近4年用来对比参考1999年5月-2002年1月的走势,还怕什么迷茫的吗?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会长炒股(3831):两段历史的较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