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建寺两千年。称“释源”“祖庭”,因佛教由此遍及中国及日本朝鲜;后又传向东南亚欧美,如火蔓延。寺庙地位之崇高,自不待言。中国其时早有国教儒教,又辅有道教相间;一入世一出世,一进取一羡仙。世俗的精神的,皆已齐全。按道理,何必自贱。可那时的中国人,心胸连天,善于习人所长,作我借鉴。闭关锁国,从来不是古人之择选。听闻西方有一种新哲学,能滋润自己心田,便历尽艰险,义无反顾要将她寻见。不光走出去,尚要请大贤。请来得道高僧,前来译经传言。将佛教之精华,与中华文化镶嵌。呜呼!白马寺,不光光是个佛殿。她的意义,在于开拓进取探索争先;她的意义,在于古人精神风貌之呈现;她的意义,凝聚了华夏文明之经典。
二0一五年四月
洛阳关林

圣人之墓谓之林,关羽,幸福者也。观《三国志》,关羽一勇将而已,且少大智谋。关羽之封圣,实凭忠义二字。忠者,对备忠贞不二;义者,操待之厚,羽报之恩,投桃报李,有情有义。只此忠义二字,百姓喜欢,帝王更喜欢。非似项羽,自搞一套,只想称王,不好把控。故而,一员勇将,千百年以降,由侯而王而帝而君而圣,完成由平凡至神圣之嬗变。
二0一五年四月
洛阳香山白居易墓

香山居士几事:年轻白头。姓白头白,命中注定,逃不脱一白字。不过,老聃生来白,白居易因发奋伤神白。而享寿七十有五,则知白头与寿无关。喜好佛道。先好神仙,作草堂,炼仙丹,曾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冀脚下生云,冉冉飞升;后笃信佛,拜僧为师,号香山居士,逝葬香山。扶桑扬名。墓旁有日人立碑,曰: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您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人传日人崇宋前轻宋后之中华,观此小事,似可信矣!
二0一五年四月
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赏牡丹,人比花多;龙门游石窟,菩萨哆嗦。
二0一五年四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