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周庄古镇

周庄的景色美轮美奂如幻如梦。我陶醉其中内心却有一丝沉重。那是因为我看了江南首富沈万三的水下坟冢。这位周庄的功臣下场却是如此的惨痛。他早先只是一个迁徙而来的贫农。靠着勤劳的双手开恳种殖侍弄田垄。积累资本后又做海外贸易生意兴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终成江南富翁。民间传说他有只聚宝盆可钱生钱铜生铜。否则怎么总是财运亨通家财万钟。其实他只是头脑灵活经营得法成竹在胸。而明太祖最恨大地主大商人这些富翁。在他眼里除自己子孙外天下都要均富穷。如此朱家天下才能千年万年红彤彤。于是灾祸降临沈万三自然首当其冲。修南京城墙三分之一款项由他提供。沈万三知道胳膊扭不过大腿心里惶恐。主动提出出资犒劳军队以示尽忠。不想太祖没有感谢反而龙颜汹汹。怒斥一介奸商竟敢收买军心应当枭首示众。亏了马皇后劝谏才发配云南家财充公。一个江南首富落得个家破人亡于边地命终。其实犒不犒劳军队结局都是相同。只要你是个富翁就罪孽深重须进牢笼。太祖的逻辑是富翁等于罪孽罪孽等于富翁。自古民不与官斗富不与贵碰。可怜沈万三头脑灵活这点没想通。当然政治的东西又有几个人懂。唉!当企业家称谓变成资本家讥讽,你这条龙就即将要变成一条虫。
二0一四年三月
吴中甪直古镇

至甪直甚尴尬费脑汁。一是不识“甪”字,二是不明意思。取这么个名字,感觉好高深,好神秘,好有文化,好有品质。镇前塑一兽,名甪端,似犀牛非犀牛,似貔貅非貔貅,似狮子非狮子。什么东西?有注解曰:甪端乃独角之神兽,日行万里,懂四方语言,知远方之事,蹲风水宝地。那神兽行经于此,见风水独秀,便居此不肯离去,故以甪直名此。回去翻资料,见有多个版本解释。经反复推敲,我推定一个为实:甪直地处水乡,旁有“五湖”“六泽”,故原名六直(泽)。后不知哪位饱学之士,嫌六直太土,遂改为雅称甪直。吁嘻!世上许多高深莫测复杂之事,剥皮溯源,原是直白通俗简单得很呢!
二0一四年三月
吴中上方山

吴中上方山,人皆热衷流连楞伽寺、乾隆御道及范公祠,极少留意山脚一亭一碑。亭称葆光亭,纪念清徐葆光所建。徐苏州人,乾隆时探花,曾任策封琉球国国王副使,撰《中山传信录》六卷,详述琉球国风土人情。隔数百米,又有一碑亭,同样冷清,为纪念程泰祚所筑。程乃琉球国使臣,宋程颐后人,进贡后因伤滞留苏州,卒。此一亭一碑示:琉球国原我属国,往来频繁,关系密切,中土移民亦多。另,大事多用淸皇帝年号,士庶皆有中文名字。世事云烟,琉球早成日冲绳县。历史诫我,落后会挨打,落后加愚昧必挨打。丛林法则,胜者为王,他说对,不对也对,他说不对,对也不对。
二0一四年三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