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市——中国最北端的城市贾学平/搜集整理

漠河市——中国最北端的城市
贾学平/搜集整理
漠河市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远古人类聚落;主要景点有漠河地质公园、北极星公园、洛古河村、中国最北邮政局等,其中北极村是中国大陆最北端的临江小镇,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白夜奇景的最佳之处;曾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并被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市,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漠河口岸和洛古河临时过货通道,中俄原油管道首站在兴安镇;旅游资源富集独特,是全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体验“极昼、极夜”的地方。
位置境域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北麓,地处东经121°12'至127°00',北纬50°11'至53°33'。漠河市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为邻,南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呼中区交界,东与塔河县接壤,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原赤塔州)和阿穆尔州相望,边境线长242千米,总面积18427平方千米。
历史文化
民俗·冰灯
冰雕是冰灯艺术性的延伸,冰雕是集冰雪艺术、雕刻、灯光与人文故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体现。材料为天然冰块,大小以人力能搬动为益。一般从江河内直接提取。经过清水冻结形成雕刻所需毛坯,再经过人工雕琢,形成冰雕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冰雕所表现的内容,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中国名胜建筑、花鸟鱼虫或传说中的龙、凤等神奇动物。近年也出现了大量反映祖国新发展、新变化的题材,如卫星、书籍等造型。
大红灯笼
大红灯笼是中国重大节日期间北方普遍使用的一种喜庆物品。早年多为纸糊成,以竹篾为骨,里面点燃油灯,富贵些的人家点的是蜡烛。年年换新。近年来,开始出现以铁丝焊骨架,罩以红布。里面插上蜡烛,更多的是接上电线,使用灯泡,即明亮又安全。这种灯笼一般可连续使用多年。大红灯笼一般多为圆形,也有方形、八角形及其他形状。
秧歌
秧歌原本是一种民间自发的娱乐形式,近年来由于国家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多由政府出资组织农闲的年青人排练秧歌。就中国来看,东北大秧歌最为活跃,最上讲究。
漠河秧歌队规模一般在15—20人以上,乐器多为大鼓、锣、钹、锁呐等,乐曲则使用百鸟朝凤、金蛇狂舞等民间欢快曲调。男子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裤装,手持彩棍,扮相多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神话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女子多穿着彩色衣裙,手持花扇,其中必有一划旱船者。秧歌队中一般有扮骑驴的老头,有舞动大烟袋的老妪。领舞的多为男子,身披大斗篷。
秧歌舞动的节奏由大鼓手掌握,不同的鼓点,代表不同的秧歌队形。秧歌队形变化较多,高潮时,多为穿插聚拢,鼓点也较快,场面较为热烈。
秧歌这种艺术形式早些年一般在春节、十五等民族节日登场。近些年,一些老年人出于健身的目的,每年的夏天傍晚都自发集中到广场等处进行运动。在夏至节、汽车拉力赛等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中也都有社区组织秧歌参与其中。成为一种人们广泛喜爱的集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节日·北极光节
因为北极村是中国能够有机会一睹北极光风采的地方,人们称漠河为中国的"不夜城"、"极光城"。自1991年,漠河县委、县政府将夏至定为“北极光节”,每年这一天,海内外成千上万游客欢聚北极村,在观赏"北极光"和"白夜"奇观的同时,又能看到晚霞与朝晖连成一片的红彤天宇;既度过难得的白夜,又盼望着能观赏到神奇的北极光,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为中外嘉宾呈现一派文化盛宴。
冬至节
冬至节是漠河旅游产业发展又一巨大成果,是开发冰雪旅游,弘扬北极冰雪文化的具体体现。冬至节充分发挥黑龙江冰雪资源的优势,树立冰雪极地形象,延长冰雪旅游生命周期,打造新的冰雪品牌。
风景名胜
漠河地质公园
漠河地质公园,位于大兴安岭北端,黑龙江省与内蒙古交界处的漠河境内。距漠河市120千米,占地面积52.81平方千米,海拔1000—1300米,园内有中国最北的石林。
北极星公园
北极星公园,位于漠河市址西山上,占地4.5公顷。园内道路平整、花坛对称,设有多种娱乐、健身设施。
洛古河村
洛古河村,为黑龙江源头古村,也称龙江第一村,该村于光绪三十二年(1909年)设置洛古河卡伦而形成,非自然村落,而是当时政府设置的一个驻军性质的驻地;卡伦就是现所设置的哨所。洛古河村为汉语地名,位于黑龙江源头,因此也称为“源头第一村”。
中国最北邮政局
中国最北邮政局,位于北极村,有工作人员5人。原为漠河乡邮电局支局,始建于1953年,隶属呼玛县,由于路途遥远,交通设施不配套,给邮件运输带来很大困难,常造成邮件积压。北极村的交通和通讯都畅通后,几乎每个游客,都要来邮政局购买邮政纪念品,并在信封、明信片上盖上最北邮政局的邮章。
北极村
北极村是中国大陆最北端的临江小镇,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伊格娜思依诺村隔江相望;总面积16平方千米,耕地13159亩,人口2806人,距漠河市西林吉镇8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