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村有关尧王爷的故事传说贾学平

(2023-04-13 09:59:39)

薛村有关尧王的故事传说

贾学平

薛村有关尧王爷的故事传说贾学平
薛村东牌楼

 

“问我故乡在何处?中国山西平阳府;借问家乡在何方?襄陵薛村酸枣王

薛村,位于襄汾县西北隅的姑射山麓,南邻景村,北靠井头,东边是浪泉和南、北太柴,西边沿山和乡宁县的石家庄(石凹庄)、临汾县(今尧都区)的高家庄(高凹庄)和郭家庄(郭凹庄)等处接壤。全村东西长七华里,南北宽五华里,国土面积二十多平方公里。全村有 2000多人,耕地 3700余亩。据说始建于古帝尧代。本村古时有尧王殿、点将台、会操坡、酸枣王树、九色奇泉、古老建筑30余处。阴历七月初十逢女娲娘娘庙会,是古村落之一。

 

尧王殿

据老人们传说,薛村始建于帝尧时期。尧建都平阳,统领四方。在薛村之西的西阳沟(村人土话:幽沟)建有行宫,人称尧王殿。有姓薛的人家在此居住,村名叫薛家屯。后有贾姓人和加姓人迁来居住。

帝舜时期,发生了大地震,村中房屋全毁。薛姓人家全都逃难出走,流落他乡。只有贾、加二姓人没走,在离原薛家屯东一里远的地方,重新建房居主,后来村子做大,形成了有贾家胡同和加家胡同的村庄。贾、加二姓人为纪念薛姓人的建村功劳,村名改叫“薛村”。同时又别与“薛家屯”。后来,又有成姓、张姓、周姓侯姓、吴姓等姓人家迁来居住,村型不断扩大。

村中房屋多为砖木结构的四合院,也有砖石结构的窑洞和靠土崖(村人土话nai)打的土窑洞,外边砌以砖石,冬暖夏凉。村中街道,除中巷(村人叫hang)社有一条东西大道,其余前头社、后头社、东头社都是T”行,人称防贼、防盗的丁字行街道。

数百年后,薛姓的后人来到薛村,村中老尊者给他们说:“我村东南角有一块地方,你们就在那里建堡居住吧。”原先叫薛家堡,后改名太柴村,又后太柴村分为二,分别叫南太柴、北太柴村。正因为如此,薛村无薛姓,南太柴村确有薛姓。

 

 

将台子

薛村大西门口有一将台子,村民有叫讲台子,相传为尧王爷时期所建,尧王爷曾在将台子上点将排兵布阵,孔圣人也曾在将台子上授课传经。

将台子呈正方形,四边约五丈宽,青石、砖、石灰、石条砌成,高约五丈,有石条砌成的台阶可登上台顶。

将台子上有一尧王爷所栽的酸枣王树(酸枣王树毁于1958年大跃进),将台子后也被村民建房所毁。

亭台楼阁是我国古老的建筑形式,其中台则是有特殊含义的建筑,如祭台、点将台、拜将台、指挥台、了望台等。有些台与平民生活关系不大,更注重建筑本身的仪式感、神秘感,在历史上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些台与坛融为一体,更增加了台的神圣感、严肃感。依然让人由衷地赞美古人在建筑形式上的创造。

 薛村有关尧王爷的故事传说贾学平

薛村舞台

会操坡

会操坡位于薛村大西门口的将台子之西,尧王殿之东,呈马鞍型状,有三华里之长。

据老人们传说是尧王爷点将排兵、训练操演军队之处。

会操是一个军事术语,古今语意不同,在清朝末年,又称为秋操、大操,意指新军的军事演习,在今天,专指军队的队列训练。

《大辞海.军事卷》:“会操:集中部属对已训课目、内容进行的操演。多用于队列训练,目的是检验训练效果,相互观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伏查此次会操,非第以齐步伐、演技击、肄威容、壮观瞻而已。盖欲以饬戎备、娴战术,增长将士之识力,发扬军人之精神,熟悉于进退攻守之方,神明于操纵变化之用......要一言以蔽之,曰:期于实习战事而已”。

会操尤如现在道的军训,通过军训的实际训练,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体质的同时,更促进精神品格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军训,学生们能懂得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生哲学。遇到困难、挫折和考验能以平常心对待,勇于拼搏挑战,超越自我。

薛村的会操坡文化大革命时期还存在,现在,已被村民建房所占用。

 

尧王井

“井”这个字,看起来就像是一口井,四周是井栏,中间是井水。

井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最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居住在河流的旁边,逐水草而居,方便生活用水。后来学会了凿井,活动的范围逐渐扩大了一点儿。有一首古老的歌谣叫《击壤歌》,里面描写了尧帝时代的百姓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学会了凿井。

戳井饮水是万物之源泉,农业之命脉。打井是薛村人的传统和本领。尧王爷建天下第一井为民造福。上古时期,人们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从而改变了人类依河而居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城市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其由来源此。

薛村大西门口,将台子旁边,有一口老井,为薛村第一井,老人们传说是尧王爷教导村民开挖修建的,水质甘甜,熬米汤不起碱。同薛村的酸枣树一样,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已为村民建房所填埋。

 

后羿射日与薛村九眼泉

后羿是上古时期 的一位英雄神箭手。当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照得大地干涸,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生活在火热难熬之中。仁慈贤明的尧王爷心里非常着急。尧建都平阳伊村,在薛村西有行宫,称尧王殿。大臣黄崖子向尧王推荐后羿。尧命后羿射太阳为民除害。后羿奉命上姑射山。站在薛村的峁峁嘴顶,挽弓射箭,先后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一个在天上,并说天不能有二日,人不能有二王。被射下的九个太阳落在了薛村的西南角,砸了九个大坑,变成乌鸦窝。九个坑冒出了水,成为薛村的九眼泉。九仙女下凡在此洗浴,水变成九色。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襄陵县西南十五里薛村有一泉,水分九色,奇泉也。太阳被后羿射下后,变成了乌鸦窝。太阳被后羿射下后,变成了乌鸦窝。因此平阳和襄陵一带的人民,称太阳为鸦窝,以怀念尧王爷的功德。

薛村有关尧王爷的故事传说贾学平
薛村党群服务中心

 

 

哭泣的酸枣王

怀恋是人类通有的情愫,忆旧则是老年人惯有的癖病。我这个已届古稀高龄的老叟更不能免俗。近年来,那些深嵌在记忆屏幕上的童、少、青、壮年经历过的人事、物情时不时的

总在脑海中浮现。且挥之不去,拂之复出。忆起来就想说给众人听,不说便有一种如梗喉咙的感觉。万没想到前些日子,我讲的我村那棵酸枣王覆灭的故事,遂引起了我们《荷风学社》几位老友的极大兴趣。他们建议我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在媒体上传播,或许会

产生某种意想不到的社千年古树酸枣树王1958年被毁伐后会效应。

我出生在襄汾县一个名叫薛村的村庄。它静静地躺在藐藐姑射山下,乃为金襄陵一隅。这里同样钟灵毓秀,人文荟,地肥水美,物阜民丰,不仅盛产小麦、玉米和雪白的棉花,蓊蓊郁郁的大片桃、杏、梨树,最为出奇的是生长在村子西门外村民称为点将台上的那棵巨大的酸枣树。点将台无从考证。那棵出类拔萃被老百姓称为酸枣王的酸枣树我却亲眼见过。此树主干粗达200公分,树高20米有余。覆盖面积30余平方米。树冠呈圆形,远望似一把伞,近看盘根错节,叶茂蔽天。初夏,酸枣花盛开,招来成群的蜜蜂飞来飞去嗡嗡作响忙着采蜜。盛夏,树上挂满翠绿的酸枣,在阳光的照耀下,似颗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闪闪发光;初秋,酸枣红了,摘一颗塞进口中细细品味,那酸枣中透着甜香,不能不使人垂涎欲滴。

那棵好大好大而罕见的酸枣树不仅为村民提供了酸甜的果实,使人们大饱口福大开胃口,而且每到盛夏,这棵枝繁叶茂的酸枣树,浓荫蔽空,宛若一把大伞遮住了火辣辣的烈日,因此,从日出到日暮都有人在这里纳凉。委实是无扇风自来,凉气随荫生,俨然一处避暑胜地。

酸枣树的始祖本是灌木,一般长不粗长不高的。然而我们村的那棵酸枣树却长得出奇的高大。村里人都说这棵酸枣树有灵气。因些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们常常来这里燃香、烧表、挂红布,祈祷神灵保佑,消灾驱邪。

在酸枣树上挂红布,在树下点燃香火祈求神灵,固然是一种愚昧行为,然而打着发展生产的旗号砍掉酸枣王的举动就不仅愚昧而且愚蠢。那是在上个世纪被称为大跃进的年代,我们村掌权的头头为了放一颗跃进卫星,向他们的上司建议,说们村掌权的头头为了放一颗跃进卫星,向他们的上司建议,说是砍掉酸枣王,可以为全公社每个农民造一把割麦用的镰把。被大跃进浮夸风吹热了头脑的顶头上司当即落锤拍板。于是,由各村抽调来的十多名精兵强将迅急云集到酸枣王树下,并在树身上贴了姜太公到此诸神退位红纸条幅,以求神灵保佑他们砍树平安。此时,当官的一声令下,工匠们便动锯砍伐。我们村的老百姓听说要砍伐酸枣王,不用敲锣、广播,便从四面八方集聚到酸枣王树下,且齐齐刷刷地向这棵巨大的酸枣树行跪拜礼。正在此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位须发皆白银髯拖胸的长者,他向砍伐大树的工匠大喝一声:“住手”。这一声住手的大喝,立即震住了砍树人。你道这位长者是谁?他的名字叫五斤,村里大人小孩都尊称他五斤爷。五斤爷侠肝义胆,素常主持公道,喜爱抱打不平,在村里委实德高望重,他的出现,村民们感到大树有救了,提在喉咙的心得以平复。大伙齐声呐喊,酸枣王是我村的象征,千万不能砍啊。在这剑拔驽张的紧张气氛中,那位公社的头头两手插腰站到了群众面前,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吼道:谁反对砍树谁就是反对大跃进、反对社会主义。百姓们不再嚷嚷了。五斤爷却不退不让,他平躺在了酸枣王树下,这一躺惹恼了那位公社头头,他命令四个民兵把五斤爷抬回家,并严严实实的看管起来。

工匠们继续砍伐酸枣王,从上午10时至太阳落山,那棵酸枣王便哭泣喘息呻吟着躺倒在将军台下,人们蜂拥围来观看。一位懂得树龄的老者仔细查看了树轮后,惋惜的说:这棵树足有1000多年的树龄,砍倒它,罪孽!罪孽!

拥有时未觉天赐之福,失去后方悟弥足珍贵。近年来,各地兴起一股开发旅游资源热,广西阳朔的大榕树,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太原晋祠的唐柏宋槐,均以其古香古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如果,我们村的酸枣王能够生存到现在,再聘请专家设计,把将军台周围进行扩建,再把我们村另一处自然景观九色泉加以开发,同样成为一处别有洞天的旅游圣地。

然而,这一切由于酸枣王的消失都成了泡影。到如今,只好通过回溯忆旧,撰文记事,让人们懂得什么是愚昧。谨以此文昭示世人再不要去做愧对民族,愧对祖先的蠢事了。

原作:贾文学  贾学平整理提供

此文曾刊登于《薛村村志》,新编《襄汾县志》收录

薛村有关尧王爷的故事传说贾学平
薛村蔬菜大棚(有100余座)

 

 

 

薛村十景

藐姑射山

薛村之西姑射山,曾有神仙居此间。南北逶迤达百里,龙澍仙洞涌平泉。

石膏德石皆是宝,发家致富靠勤劳。悬崖峭壁古难走,如今车辆满山跑。

华池神峪

三国名医是华佗,世间艺妙苦无多。首创针炙与麻肺,刮骨疗毒开先河。

可恨曹公疑心重,青囊未传狱中亡。多次显灵治民病,华池峪里有庙堂。

九色奇泉

天上十日人难熬,尧命后羿射太阳。龙澍峪里双龙斗,水龙败逃滴血九。

白衣仙人指点处,赵宋贾加氏开凿。水分九色称奇泉,霞客水经如此说。

四、娘娘庙会

人类先祖称女娲,采石补天定中华。黄水黄土撮黄人,从此华夏龙传人。

薛村北门娘娘庙,烧香送枷求子孙。七月初十逢庙会,盛旷空前县志存。

五、涧北麦浪

涧北自古称粮囤,只因洪水灌滋润。春风吹绿麦苗动,夏忙抢收似金银。

民以食天粮为先,地生万物靠水源。如今深井竖涧北,从此旱地变水田。

六、康泽龙宫

海中龙王是敖广,地上龙王名康泽。只因为民济世穷,留住薛村受人俸。

楼台厅榭样样有,青石砖瓦琉金成。辉煌雄伟称大庙,可惜毁于战乱中。

七、关帝宫阙

关帝宫阙称小庙,其实小庙真不小。北有天堂和地狱,南有山门与戏台。

关公稳坐观春秋,周仓关平立左右。82 斤大刀立院中,千年桧树植门厅。

八、杏林飘香

杏树本是尧王栽,春秋孔子上将台。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

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鲜黄红杏销远方,难忘薛村是果乡。

九、忆酸枣树

历来酸枣结刺上,岂知酸枣能成树。大西门口将台子,曾是尧王点将处。

千年枣树台上长,遮阳盖荫上百丈。两个大人抱不住,四个小孩更难量。

老人闲坐拉家常,秋风吹落顽童抢。可怜千年酸枣树,卒于五八大跃进。

十、薛村战斗

关帝宫前桥头堡,非柏非松两株桧。历经千年熬风雪,招龙引凤人称奇。

如此神树世稀少,毁于倭寇魔爪中。关爷震怒斜目看,老天知情亦落泪。

3628 名勇士,挖洞烟熏投炸弹。薛村村民也参战,32 名倭贼全被歼。

 

 

薛村有三座西门

古时候的薛村有城有墙有城门。村北、村南、村东的城墙各有城门一座,名曰:北门、南

门、东门。唯西城墙上有三座城门。中间的叫大西门,南边的叫小西门,北边的叫土窑门。据老人们说,北至霍县,南至稷山,沿西山一带的村庄,唯独薛村有三座西门,可谓独一无二。而且三座西门景点优美无比。

大西门口内北边是三官庙一座,西门口的西边是将台子和会操坡。将台子上有千年酸枣大树;将台子北边,有一口相传尧王时期村民挖凿的水井。小西门往南走便是九色泉的渠水。渠水上建有河神庙一座。土窑门往北便是有名的玉皇阁。

南北朝时期北魏朝,薛村出了一位宰相大官人,姓贾名秀字敏夫。官拜监察御史,其为官清正廉明。据县志记载:尝遗书若干于邑之学宫,以惠后世,祀乡贤。告老还乡时,亲自问皇帝,回去后建一个什么样的住处。万岁爷答道:可在你们的尧王殿之南建新村,对着山梁开三道西门。按照皇帝万岁爷的圣旨,薛村才有了三座西门。传说襄陵县城无西门,后来人们为了出城方便,开了一个西门。薛村一个小村庄,比若大一个县城还多两个西门,也算一大奇事。

薛村有关尧王爷的故事传说贾学平

薛村南牌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