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稷稼穑贾学平/搜集整理

(2023-01-19 09:37:18)

后稷稼穑

贾学平/搜集整理

后稷稼穑贾学平/搜集整理

 

后稷

本 名:姬弃;别 称:后稷;字 号: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所处时代:上古时代;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主要成就: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封 地:邰城(今陕西武功县)

后稷——五谷之神

后稷(周始祖),姬姓,名弃。父帝喾,母姜嫄(“帝喾有四妃,元妃姜嫄生后稷,同母弟曰台玺”)。《山海经》:帝俊生后稷,按照诗经记载为上帝之子。

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稷为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舜之相,司农之神。后稷生于稷山,封于有邰。

后稷少年时,被父母所弃,但却有神异一路保护,《诗经大雅生民》描述后稷是踏着上帝脚印生存出来的,后被唐尧提携为相(晋语辰以成善后稷是相)。唐尧封后稷与有邰(古籍有三种说法:一说虞舜封后稷有邰,一说成汤封后稷有邰),曾在尧舜时代为相,是第一个建立国库粮食储备和畎亩之法,放粮救饥,(一说后稷周弃是始作解梦)赐给老百姓种子,教民耕种,被认为是上古时代功德最大的三公之一,拯救民众免受饥荒灭种。《竹书纪年》:“汤时大旱七年,煎沙烂石,天下作饥,后稷是始降百谷,烝民乃粒,万邦作义”。

又说“汤遭天旱七年,明德以荐,而旱不止,故迁社,是以周弃代为稷,欲迁句龙,而德莫继,故作夏社”。又说“尧水九年,汤旱七年,天下弗安,黎民饥阻,拯民降谷,功在后稷,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一说在位共八十年。

 

稼穑

稼穑,汉语词汇。拼音:jià sè 释义:《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稼穑”一词的解释是:“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

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被称之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稷王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

出处:文言词,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毛传”解释说:“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种植叫“稼”,收割叫“穑”。

出处

《书·无逸》  

例句

1、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书·无逸》:“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

《孟子·滕文公上》:“ 后稷 教民稼穑。”

《史记·货殖列传》:“好稼穑,殖五谷。”

唐 薛存诚 《膏泽多丰年》诗:“候时勤稼穑,击壤乐农功。”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再吩咐家人:‘勤力稼穑,勿致荒芜。’”

2、指农作物;庄稼。

《诗·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穑卒痒。” 朱熹 集传:“又降此蟊贼,则我之稼穑又病,而不得以代食矣。”

唐 储光羲 《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穑黄。”

相关词语

不事稼穑 :不从事农业劳动

故事:后稷稼穑

后稷,是上古时代的一位能人,稼穑,是播种和收割庄稼。“后稷稼穑”是说后稷懂得农业,教授老百姓种庄稼的故事。

在神话传说里,后稷是天帝的儿子,父子都是神仙。父亲到人间当了部族首领,后稷也投胎来到人间。

《史记,周本纪》记载了这个神话,说周代的先民后稷,名字叫弃,他的母亲叫姜原。

姜原在野外发现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很愉快,就去踩了这个脚印,因此而怀孕,整过了一年才生下个男孩。她认为不吉利,就要把孩子抛弃到山林里,赶巧那里人多,不能当众扔孩子呀,她又换个地方,把孩子扔在河沟的冰面上。可是被空中的鸟儿看见了,立刻飞下来用翅膀垫在孩子身下。姜原感到儿子很神奇,就抱回家把他养大了。因为最初想抛弃,所以给他取名弃儿。

《史记》里还说,后稷自幼就有抱负,游戏的时候也喜欢栽麻种豆,麻和豆子都长得很好。

后稷长大了,更爱好农耕,教百姓干农活。使周代先民脱离那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进入了定居耕作的农业时代。后稷懂得土壤的性能和庄稼的习性,百姓都向他学习。部族联盟的首领帝尧听说了,就推举他当掌管农业的负责人。后稷对当时社会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

古书《山海经》和《尚书》也记载了这个神话,说后稷从天上拿来百谷的种籽播撒人间,结出丰硕的果实,繁荣了农业。

后稷死后安葬在山水环绕的地方。那里有三百里良田,五谷丰登。有仙女弹琴,鸾凤歌舞,百兽和睦相处,草木四季常青。象征着后稷和他领导的先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人间乐土。

《后稷稼穑》的神话,寄托了中国古代先民歌颂劳动、创造,向往和平幸福的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