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崇山宝塔记段培武贾学平

襄汾崇山宝塔记
段培武
崇山宝塔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
崇山宝塔,始建于隋末,至今千余年,可谓之古塔也。
宝塔雄踞山颠,巍巍峨峨,立足襄汾,环视五县,为襄汾之象征,为平阳之奇观。其山因宝塔而得名。塔山又因宝塔精神别具个性而成为我县人民开拓进取、前赴后继承、铸造辉煌的精神之柱,其文韬武略,自出其间。
崇山宝塔,历经千余,虽有神龟之寿,但难以抗衡万物竟时之规律,于是修复宝塔便提出议事日程。时在一九九九年,由几位长者,筹资策划,左右周旋,终成善事。其金顶碧瓦,玉砌石雕,百日即成,宝塔重光,旧貌换新颜,可谓修复之速,工艺之高,宝塔之精神更加璀璨夺目,为当代文人墨客写诗填词,染翰挥毫,创造了契机。
塔,在神州大地数不胜数,虽有高雅陋俗之别,但在其次,其居之地位,为之首也。有的居以园林,有的居以庙堂,有的居以城廓,有的居山峦峰颠,其居之地位不同,意义自别。
崇山宝塔,位于塔儿山山巅。依山巅之势,其精神自有个性,别于其它。余认为,宝塔精神有三,其一是有登同望远,高瞻远瞩的气概,统览全局,主宰命运;其二,有顶天立地,搏击风霜的雄姿,傲然挺立,矢志不移;其三,有超凡脱俗咬定青山的胸怀,任人评说,泰然处之。以上宝塔精神,我们若能领悟,或官或民,终生受益。如果我们在一方为官,则定会政绩显著;如果我们或工或商,均能生意兴隆;如果我们或文或武,则会立德立言,功成名就;如果我们是平民百姓,则会安居乐业,享乐人生;如果我们全县五十万人民,都能够从宝塔精神中汲取力量,那么我们的所谓兴县富民,则定可成为囊中之物,伸手可取之。
崇山宝塔,是可以观赏的浏览胜境,可以使千万游人赏心悦目,但宝塔之精神,若能有更多的人所领悟,那么宝塔之“宝”,将会大放其光,见“塔”又见“宝”,可谓:来此一游,受益非浅。此情此景,不知诸君有同感否!
附卧龙灵应(即崇山宝塔)古代名人诗六首:
(卧龙灵应乃原襄陵县十大景观之一)
一、 崇山西峤卧龙祠,肇自隋唐全盛时。岩石栖灵常电绕,珠林听讲有僧知。
二、探奇历历遍尧封,喜到崇山最上峰。古庙宿云千仞柏,晴郊飞雨六朝龙。
三、知在仙经几洞天,神龙长此抱珠眠。藤阴翠染深深月,石窦香流细细泉。
四、一览众山心自空,高峰撑出碧虚中。人惊虎伏千岩秀,路状蛇盘万壑通。
五、题大尖山·李浒(明·太平县令)
六、 和前·李咨(明·襄陵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