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襄汾县孝村及四李(北李、南李、西李、东李)村名溯源刘春澍

(2022-03-27 14:36:43)

襄汾县孝村及四李(北李、南李、西李、东李)村名溯源

刘春澍

孝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北李、东李位于襄汾县景毛乡,西李、南李位于襄汾县西贾乡。 

朋友,当你来到汾城镇孝村的东门外,便可看到一块醒目的石碑,上书“赵将李牧故里”,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李牧将军姓李,该村却不以“李村”命名,而取名“孝村,何也?要探究孝村村名的来历,就还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李牧(?——前239)战国末年赵将。长期防守赵的北边,相继打败东胡、林胡、匈奴,深得军心。公元前235年,李牧率军向秦反攻,在肥(今河北藳城西),大败秦军,因封武安君。

后来,李牧将赵军屯于灰狼山,联营数里,秦军两路军马,皆不得进。秦将王敖、王翦定计,使人下书到赵营求和,李牧亦派人递交回信。后来,秦将王敖至赵,打通赵国大臣郭开的关节,许以黄金、歌姬相赠;并言:“李牧与秦私自讲和,约定破赵之后,分王代郡。可将此言转告赵王,让其易去李牧。此事如能告成,君之功劳不小。”郭开遂将王敖之言,密奏赵王。赵王暗暗派人,跟踪李牧,观察其情,果见李牧营中与秦营信使往来不断,遂起疑心,谋计于郭开;郭开随即建议:让赵葱易去李牧。赵王遂派遣使者持兵符,拜赵葱为大将,替换李牧。李牧洞悉真情后,乃悬印于军帐中,半夜微服逃去。赵葱到任之后,乃遣力士搜捕李牧,得于旅人之家,乘其醉,捕而斩之,将人头献予赵王。

赵葱代替李牧之后,秦将王翦、李端率两路军马,席卷而来,大破赵军;秦军乘胜追击,攻破赵国首都邯郸。此时此刻,赵王方才省悟:知道中了秦的反间之计,时已悔之晚矣!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为李牧赋诗叹曰:

抗秦守赵著威名,  大厦全凭一木撑。

郭开赵葱贪外利,  致使赵国毁长城!

李牧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为父守墓三年,传为孝子;后来,在墓侧建村,取名“孝村”。新中国建国初期,在孝村的东城门楼上,尚能看到一块石匾,上书“仁孝里”三个大字;在文革中,此石匾被红卫兵拆毁。

据传说,李牧的四个儿子,为父守墓满三年之后,依次分别居住在汾城东北的四个村子里,也就是现在的北李、南李、西李、东李;所以说,北李、南李(包括东南李和西南李)、西李、东李这四个村子中的李姓人,均为李牧将军的后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