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墉的即兴诗贾学平/搜集整理

(2021-09-14 16:48:44)

刘墉的即兴诗

贾学平/搜集整理

 

        刘墉,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刘罗锅,他是乾隆、嘉庆两朝的大臣。剧中说刘墉这个人在外貌上特别难看,首先胸是凸的,然后背也驼的,再是眼睛也是有一只看不见的,身子很矮小,更夸张的是脚也瘸的,走路一拐一拐。这样的人居然在乾隆时候,在他33岁时会试考取了前三。众所周知,这样刘墉就要到皇帝跟前参加殿试。乾隆皇帝一看到刘墉,就觉得此人如果一旦录用有损大清的形象,迫于面子不好直接让他走,所以皇帝就想出难题考倒他,让他知难而退。只听皇帝说:刘墉,现在朕命你以自己为题,作一首五言八句诗,如若作不出,就不录用你。刘墉说:好的,待我想一下。然后就即兴作诗一首:

       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 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

     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 以貌取才者,岂是贤德人。

就这样,刘墉的忠心、机智和才华赢得了乾隆的赏识,并钦点为状元。乾隆当场就夸他:好你个刘罗锅!

像刘墉这样相貌差的人,真是世间少有,但他的才华也是鹤立鸡群,这样的人,真是难得一见!

 

刘墉简况

刘墉(1720~1804 ),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清代政治家、书法家,名臣刘统勋长子。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考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嘉庆九年(1804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刘墉书法造诣深厚,是当时著名的帖学大家,有“浓墨宰相”之称。

 

 轶事典故

“罗锅”传说

刘墉与纪昀、和珅并称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传其人聪明绝顶、为官刚正,在民间有着“刘罗锅”的称呼。然而历史上的刘墉是否真是个罗锅,又是否曾中状元,并无确凿史据可考。据一些杂文笔记记载,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相传当年殿试前十名卷册被递到乾隆皇帝面前,刘墉卷本来列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刘墉由于出身相门而被降格,与状元失之交臂。 此后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躬身读书写字,背看上去有点驼,因此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也有史料指出,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而成为“刘罗锅”说法的出处。不过刘墉当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有些驼背弯腰本在情理之中,并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

此虱勿杀

一次,刘墉受到乾隆皇帝的召见,一只虱子顺着刘墉的衣领爬上去,一直爬到他的胡须边上,乾隆帝忍住笑,什么也没说,而刘墉还不知道这件事。刘墉回到府邸,虱子被他的仆人看见,仆人请示是否要把虱子去掉,刘墉听了仆人的话,直摇头:“勿杀此虱,此虱屡缘相须,曾经御览,福分大佳,尔勿如也。”

驴市胡同

刘墉的故居在驴市胡同(今礼士胡同)西头129号,现已部分成为私人住房。其街南墙上曾有一横石,上刻“刘石庵先生故居”,石庵是刘墉的号,但这块横石现已不存在。据清朝末年震钧所著《天咫偶闻》记述:“刘文清公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即刘家府邸位于礼士胡同西边最头处,占地面积比较大,南北院落均是。而根据清朝礼亲王昭梿所著《啸亭杂录》记述,清朝原规定内城为八旗辖区,汉官住在外城,但皇帝会特批一些受宠信的官员在内城居住,并赏赐宅院,称为“赐第”。刘统勋、刘墉父子的住宅就是典型“赐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