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在山西省境内著名的关隘口贾学平/搜集整理

万里长城在山西省境内著名的关隘口
贾学平/搜集整理
娘子关: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雄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著名的关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阳公主曾驻兵于此而得名,史称万里长城第九关。现存关门、城墙及古车马道。关城座落在悬崖之上。位于东门附近还有悬流百尺的娘子关瀑布。
雁门关:又称西陉关,位于代县西北20公里处,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
偏头关:今晋西北的偏关县城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
平型关: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
杀虎口: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北,明称杀胡口。
威鲁堡口: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明称威虏堡。今城堡毁严重,但四周围墙均有遗址。
金锁关:位于山西省汾阳市黄芦岭。长城遗址尚存石砌关和瓮城券洞。
黄泽关:位于山西左权县。关城已废,仅残存关门遗址和新建的标碑。
黄榆关: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因关建于黄榆山上而得名。今关城遗址尚存,关券拱门洞较好。关北依山为障,关南有两段各长百余米石砌成墙,坍塌严重。
北楼口:位于山西省应县,为翠微山麓的一个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北楼口楼峪河两侧长城墙体尚存,高约6米以上。
宁武关: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宁武关是一个景点。它是为晋北古楼烦(古部落名)地。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宁武,秦汉为楼烦县地,置有楼烦关,今县南的宁化村,即为楼烦关南口,县北的阳方口,即为楼烦关北口。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时先后属崞县、静乐县。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或说其地有旧宁文堡,取文武对应之义,因有此称。
利民堡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今城堡夯土墙残存,城东砖券拱门完整,门额上嵌有一匾,阴刻横书“利民塞”。
得胜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今城堡砖墙多已不存,仅南关内砖砌券拱尚好,关门洞外十分精巧的砖雕图案。关门内外各有一匾,分别书有“得胜”、“保障”。门洞内东西各嵌存一块石碑。
镇宏堡口:位于山西省阳高县。今堡城已毁,由镇宏堡至边堡长城尚存黄土夯筑墙体高2--5米。
新平堡口: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堡墙多被毁。堡东门尚残存砖券拱。城堡中有一座砖木结构的鼓楼。
保平堡口: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
桦门堡: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当地又称花面墙,居红土沟村东一里的山顶上.城四周均有残存的包砖,还有砖券城门,宽9米,高约6米。
瓦窑口堡:位于山西省县境内。瓦窑口堡今只存残圮的夯土围墙。
镇宁堡口: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距白羊口长城南500米。今镇宁堡已废毁。
镇口堡: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距水磨口长城周岁500米。今已废毁。
守口堡口: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今城堡已毁。长城由守口堡至镇宏堡,破坏较少。
镇边堡: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境内。今城堡已毁。长城出镇边堡向西约4公里出阳高而进大同市。这段黄土夯筑的长城墙体较为完整。
镇川堡: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镇川口长城南2.5公里。破坏严重,砌砖全部被拆毁,夯土城墙西侧、南侧已毁为平地,东侧墙半毁,仅北侧墙多残存。
宏赐堡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今堡城砌砖早已被拆光,残土墙亦破坏严重,城南侧墙基本已平,南门原为砖砌券拱门,今已成豁口状。
镇羌堡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今长城外侧紧傍长城尚存马市围城遗址。
拒墙堡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今已十分残破。仅砖砌券拱南门尚残存。
拒门堡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堡城今已废毁。
助马堡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今堡城南墙、东墙有多处残圮,北墙高大坚固,保存较好。
破鲁堡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境内。破鲁堡城北墙、西墙今尚残存,南墙,东墙破坏极为严重。
保安堡口: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西距长城1公里。今城堡包砖早已被拆毁,只有夯土城墙残存。
宁鲁堡口:位于山西省左云县境内。原名宁虏堡。城墙包砖虽早被拆光,但整体堡城尚存。
破虎堡口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原称破胡堡。黄土夯筑墙尚残存,城南砖砌券拱城门亦存。
残虎堡口:位于山西少左云县境内。今只残存砖砌券拱南城门,及已残损的黄土夯城墙。
马堡口: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毁,只残存夯土城墙。
云石堡口: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云石新堡今为一村庄,城堡包砖早被拆毁,仅存夯土墙。
少家堡口: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长城内约1.5公里。今城堡包砖已被拆毁,夯土残墙尚存。
大河堡口: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居山坡之上,四面黄土夯筑残墙尚存,砖石几乎被拆光,已无人居住。今尚存一方庙碑,仅可辨认为“大同平鲁路”,“大水口堡”等字。还有一块石匾,阴刻楷书“汤永固”三个大字。据说原嵌在关门额上。
败虎堡口: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城堡仅存夯土残墙。
迎恩堡口: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城堡仅存夯土残墙。
阻虎堡口;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阻虎堡城包砖早已不存,夯土墙亦无城状,仅零星残存几段。
将军会堡:位于山西省平鲁县境内。堡城全部为石砌,大部分已被拆毁。
老营堡: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只存夯土。从高大的夯土墙尚可看出城堡原来的规模。
红门口:位于山西省偏关县东北40公里。红门口南0.5公里设有水泉堡,今亦毁,仅零星存有夯土残墙。
老牛湾堡: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境内。东接滑石堡,西临黄河岸。今堡城尚存。
阳方口: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北约13公里。阳方口堡城今已残毁,尚存城北砖券拱门,用横木支撑着,供行人来往。
白草关口:位于山西省代县境内。今尚存一座关楼和一个关便门。
北楼口:亦称碑楼口。位于山西省应县境内,是翠微山麓的一千最大隘口,东接平型关,西连雁门关。城堡破坏严重,砖包墙仅西北角部分残存。从残存的夯土残墙尚可辨出原堡规模。
狼牙口:位于山西省灵丘县龙须台村和河北省沂涞源县狼牙口村交界处,因建在海拔1700余米的狼牙口而得名。关两侧建有石砌城墙,今多较好。关门尚存石砌券门,今仍为南北通道。
固关:又名旧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境内。由娘子关南约6公里,有固关(旧关)遗址。尚好
鹤度岭口:位于山西省昔阳县皋落乡长沟村东南约1.5公里的山梁上。石城基本完好,有少许圮残。
马岭关:位于山西省昔阳皋落乡圪瘩店村东南2.5公里处。东西墙砌有券门,今仍存,城墙及垛口大部较好,西城墙长于东城墙。
支锅岭口:位于山西省和顺县小董坪村东1.5公里处。关城南侧为山涧,深不可越,西侧为壁立悬崖,陡不可攀,所以只在北、东两面筑有石墙。
峻极关:位于山西省左权县城东约60余公里。南北峭崖陡不可攀,关门北约50米处是一深涧,石砌城墙由陡崖起止临涧的一座小山顶,现已全坍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