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尘同光—白隐禅师的禅画(1)

(2016-02-18 13:22:49)
标签:

白隐画作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尘缘绝处来偷闲

桥流水不流

双林大士

分类: 禅宗艺术
        以下是我解读的日本最著名禅师白隐画作,成为一个系列

和尘同光—白隐禅师的禅画(1)


尘缘绝处来偷闲)

 

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观白隐禅师的《尘缘绝处来偷闲》,使我想起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李叔同说: 问我将到哪里去安身呢,前路广阔,我无言以对;但只见春满花开,皓月当空,一片宁静安详,那就是我的归处啊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就是禅悟之果,那是体“道”,一个隔绝尘缘,“无念”的境界,再也没有什么烦恼(尘缘)来烦你了。白隐禅师一笔勾出一个“圆满”,那是永远有“缺”的圆满,“人一生的不圆满恰是大圆满”,在那个残缺之处,你可以任运自在——即是“偷闲”。

和尘同光—白隐禅师的禅画(1)


两个过独木桥的盲人–桥流水不流)


二、 进入怎样的“道” ?

 

    善慧大士语录中有颂二首,号称千古难解,其中一首: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用波若空法(空宗经论),我们修行所依据的所有空法也是有为(有目的的)空法,《金刚经》说所有有为之法都是空法,都是虚幻,所以都是空手,没有抓手,去耕种心田,除草,去除烦恼。古德说虚空有体需亲证,就是空手把锄头

    修行修心的譬喻就是骑水牛,一步一步来,循序渐进,也讲究次第;古德说定慧无门莫妄修。

   

     修行需要到达彼岸,但是需要找到一个入手,就是方便之门,包括经纶、佛、法、僧、上师等等,就是方便之门即航渡之桥。人需要从桥上过,到达彼岸,得到解脱;

和尘同光—白隐禅师的禅画(1)


(禅宗牧牛——参禅调心)


       方便之门有八万四千个,是不同的,开悟是各种因缘造成的,各有不同,每个人会取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桥流,同时佛法也是不定法。修行就是心不住而生其心,修行的基础在于一个字“止”,知止而后行,所以譬喻水(即心)不流。双林大士分明说,会取桥流水不流

 

      白隐禅师说我们求道就如盲人一样,每个人以不同的方便法门(桥)去彼岸(如上图),若能体道而行,“以无为为用”,即静止的流水一样的、摇涌而不溋满的、活泼而又安和的领受,则“心不住而生其心”,到达彼岸!


      当开悟人跨越了这座桥时(到达彼岸),它是流动的桥梁,是一个静止的水,真的已经到达“忘我”和抛弃了过桥的工具(方便法门)。(桥流水不流


       “道”,也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桥流水不流一样玄妙而无法言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