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魏晋风度-饮酒(30)

标签:
名士不必须奇才名士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酒德颂趋自然的生活态度 |
分类: 庄子禅与白话 |
《世说新语》的核心是魏晋名士之风度,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名士呢?按照东晋王恭王孝伯的说法:“名士不必须有奇才,只要身心闲暇,能喝大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周伯仁风德雅重,深达危乱。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
王忱:“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王荟:“酒,正引人着胜地。”
王蕴:“酒,正使人人自远。”
山简为荆州刺史,总是酣畅醉卧。时人唱歌谣:“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孔群好酒,王导说:“你那么爱喝酒,难道没看见那盖酒坛子的布慢慢地就烂掉了吗?”孔群说:“我只知道用酒腌过的肉放的时间更长。”孔群曾与亲友写信道:“今年田地里收获了七百斛秫米,造酒之事当是忙活不完啦!”
刘公荣终日饮酒大醉,于是有人讽刺他,他就回答:“胜过我的,不能不与其饮;不如我的,也不能不与其饮;跟我差不多的,更是不能不与其饮啊。”
那是一个饮酒的时代。不仅名士如此,小人物也嗜酒如命:苏峻之乱时,庾亮之弟庾冰逃亡,幸得一小卒独驾小船载其出钱塘口,保护了他。后战乱平息,庾冰报小卒之恩,问其所愿,小卒回答:“也没有其他要求,只要您让我的后半辈子天天有酒喝就可以了。”
东汉末的建安时代,曹操面对官员狂饮误事的情形,曾一度下过禁酒令,但遭到以孔融为代表的名士的强烈反对。随后,嗜酒而狂的情形更是一发而不可收。魏晋名士之所以嗜酒,有人说那是服用五石散后的连贯行为(以温酒行散),我想这是客观因素之一了;又有人说,饮酒是为了避祸,一如阮籍,实际上从整个魏晋时代看其例并不典型。
无论如何,酒,成就了魏晋风度。
周伯仁风德雅重,深达危乱。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
王忱:“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王荟:“酒,正引人着胜地。”
王蕴:“酒,正使人人自远。”
山简【山涛的儿子山简】为荆州刺史,总是酣畅醉卧。时人唱歌谣:“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孔群好酒,王导说:“你那么爱喝酒,难道没看见那盖酒坛子的布慢慢地就烂掉了吗?”孔群说:“我只知道用酒腌过的肉放的时间更长。”孔群曾与亲友写信道:“今年田地里收获了七百斛秫米,造酒之事当是忙活不完啦!”
刘公荣终日饮酒大醉,于是有人讽刺他,他就回答:“胜过我的,不能不与其饮;不如我的,也不能不与其饮;跟我差不多的,更是不能不与其饮啊。”
前一篇:苯教九加行-供曼扎(2)
后一篇:禅宗艺术欣赏-梁疯子(1)-无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