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说新语-魏晋风度-饮酒(30)

(2014-09-12 23:37:47)
标签:

名士不必须奇才

名士

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酒德颂

趋自然的生活态度

分类: 庄子禅与白话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世说新语》的核心是魏晋名士之风度,那么究竟什么才叫名士呢?按照东晋王恭王孝伯的说法:“名士不必须有奇才,只要身心闲暇,能喝大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世说新语-魏晋风度-饮酒(30)

    请注意,这里王恭特别说了一个“痛”字,也就是说,会喝酒不行,你还得能喝大酒,所谓酣畅淋漓,像阮籍、刘伶、张翰、山简、刘公荣、孔群、王忱等人那样。确实,在《世说新语》中,名士与酒是如影随形的。竹林七贤阮籍、刘伶等人自不必说,我们看看其他诸位与酒的关系:

  周伯仁风德雅重,深达危乱。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
  王忱:“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王荟:“酒,正引人着胜地。”
  王蕴:“酒,正使人人自远。”

  山简为荆州刺史,总是酣畅醉卧。时人唱歌谣:“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孔群好酒,王导说:“你那么爱喝酒,难道没看见那盖酒坛子的布慢慢地就烂掉了吗?”孔群说:“我只知道用酒腌过的肉放的时间更长。”孔群曾与亲友写信道:“今年田地里收获了七百斛秫米,造酒之事当是忙活不完啦!”

  刘公荣终日饮酒大醉,于是有人讽刺他,他就回答:“胜过我的,不能不与其饮;不如我的,也不能不与其饮;跟我差不多的,更是不能不与其饮啊。”
世说新语-魏晋风度-饮酒(30)

  那是一个饮酒的时代。不仅名士如此,小人物也嗜酒如命:苏峻之乱时,庾亮之弟庾冰逃亡,幸得一小卒独驾小船载其出钱塘口,保护了他。后战乱平息,庾冰报小卒之恩,问其所愿,小卒回答:“也没有其他要求,只要您让我的后半辈子天天有酒喝就可以了。

  东汉末的建安时代,曹操面对官员狂饮误事的情形,曾一度下过禁酒令,但遭到以孔融为代表的名士的强烈反对。随后,嗜酒而狂的情形更是一发而不可收。魏晋名士之所以嗜酒,有人说那是服用五石散后的连贯行为(以温酒行散),我想这是客观因素之一了;又有人说,饮酒是为了避祸,一如阮籍,实际上从整个魏晋时代看其例并不典型。

    在我看来,魏晋名士尤其好酒,有两个主观因素:一是即时的人生享受,如张翰所言:“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或如毕卓所言:“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毕茂世:毕卓,字茂世,是个做世、放任的人】

    这洒脱的享受中,实际上包含着一种人生的大愁。所以不必认为阮籍好酒只是为了于政治上避祸;二是借酒以达到一种奇妙的状态,取得精神上的超脱,从而达到放旷不羁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更多。

    《任诞》第18 则记阮宣子常以百钱挂杖头,一到酒店,便独自开怀畅饮,借此而不去登权贵者之门。他是把纵酒作为不肯攀附权贵的一条退路。
   阮宣子常常步行,拿一百钱挂在手杖上,到酒店里,就独自开怀畅饮。即使是当时的显要人物,他也不肯登门拜访。

  无论如何,酒,成就了魏晋风度。

      阮修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周伯仁风德雅重,深达危乱。过江积年,恒大饮酒。尝经三日不醒,时人谓之“三日仆射”。
    王忱:“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王荟:“酒,正引人着胜地。”
    王蕴:“酒,正使人人自远。”

    山简【山涛的儿子山简】为荆州刺史,总是酣畅醉卧。时人唱歌谣:“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着白接篱。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

    孔群好酒,王导说:“你那么爱喝酒,难道没看见那盖酒坛子的布慢慢地就烂掉了吗?”孔群说:“我只知道用酒腌过的肉放的时间更长。”孔群曾与亲友写信道:“今年田地里收获了七百斛秫米,造酒之事当是忙活不完啦!”

    刘公荣终日饮酒大醉,于是有人讽刺他,他就回答:“胜过我的,不能不与其饮;不如我的,也不能不与其饮;跟我差不多的,更是不能不与其饮啊。”

  刘伶写了一篇《酒德颂》,这是他自己心意情趣的寄托。
世说新语-魏晋风度-饮酒(30)

   远古之人本来对万事万物是很宽容的,肚大能容天下事,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嘛!处于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但是,治天下的来了,给你这样规矩,那样礼法,一会喊你这样,一会儿让你那样,弄得社会法令多多,要你必须服从组织,服从纪律,这样一来,就把我们自在的那种雅性给抺杀了

   魏晋饮酒文化就是一种越礼教,趋自然的生活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