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庵梦忆-明张岱-栖霞(41)

(2014-04-05 01:00:16)
标签:

秋阳创巴仁波切

一宿觉

栖霞

普陀山

永嘉大师

分类: 陶庵梦忆
 
中国文学受佛学影响,经常用一句话:“人生如梦”。不错,人生是如梦,但是梦也是人生
  

 栖霞
戊寅冬,余携竹兜一、苍头一,游栖霞,三宿之。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颇佳,尽刻佛像,与杭州飞来峰同受黥劓,是大可恨事。山顶怪石巉岏,灌木苍郁,有颠僧住之。与余谈,荒诞有奇理,惜不得穷诘之。日晡,上摄山顶观霞,非复霞理,余坐石上痴对。复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麓下,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一客盘礴余前,熟视余,余晋与揖,问之,为萧伯玉先生,因坐与剧谈,庵僧设茶供。伯玉问及补陀,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悉。《补陀志》方成,在箧底,出示伯玉,伯玉大喜,为余作叙。取火下山,拉与同寓宿,夜长,无不谈之,伯玉强余再留一宿。
陶庵梦忆-明张岱-栖霞(41)


戊寅冬,我携带一个竹兜、一个苍头,游栖霞,住三个晚上。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非常好看,尽刻佛像,但是佛像与杭州飞来峰一样同受挖损,实在是大可恨的事。山顶怪石巉岏,灌木苍郁,有一个疯和尚僧住上面。他与我对谈,言语荒诞但是有奇理,可惜不得一直追问下去。下午五六点钟,上摄山顶观晚霞,也搞不清霞的道理,我坐石上痴对晚霞。重新走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在栖霞山麓下,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
   一个客人打坐在我前面,非常熟悉地看着我,我近前施礼,问之,为萧伯玉先生,因此坐下和他畅谈,庵僧设茶供。伯玉问普陀山的事情(张岱,游普陀,撰《海志》,纂成《补陀志》),我适当年刚好从普陀回来,谈论普陀山比较熟悉。《补陀志》刚刚写成,在箧底,我拿出给伯玉看,伯玉大喜,为我的书作序言。取火下山,拉他和我一起住,一夜非常长,无不谈之,伯玉又强迫我再留一宿。 (一宿觉

     览浩荡胜景之余,与同道神交甚酣,不亦乐乎。这是模仿禅宗历史上著名的“宿觉”,禅宗大法传的就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大法!张岱这“宿觉”,看起来文学境界更好!张岱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其曾经游普陀,写下《补陀志》,不研究禅学,真读不懂其小品的内涵。
陶庵梦忆-明张岱-栖霞(41)

  永嘉玄觉和尚(675~713)年少时始学经纶,初学天台宗,精通止观(止日目禅定,观相当于般若的智慧),一日读《维摩经》得悟。可六祖的弟子玄策却告诉他,“无师自通自悟,是外道,不是证悟自己本性的佛道。”于是玄觉决定去拜访六祖。

    初见六祖时,玄觉绕着六祖的禅床走了三圈,拄着锡杖傲然兀立。
    六祖道,“出家人有出家人的礼节,你是从哪里来的,竟这么傲慢无礼?”
    玄觉答道:“人的生死关系事大,万物变化迅速无常,什么礼节,我顾不上这么多了!”
     六祖又道,  “既然如此,为何不证取不生不灭的大道,除却忧患烦恼呢?”
     玄觉又答,“大道本就是无生无灭的,而万事万物也无迟速可育。”
    “正是!正是!”这时玄觉才端正了威仪,作了礼拜,说:“谢谢教诲,我告辞了!”
     六祖说,“你干嘛要这么急着回去呢?”玄觉即答,“我根本动都没动过,哪里谈得上匆忙?”
   “谁晓得你动没动过呢?”
   玄觉机锋相迎道,“那是你产生了分别心哪!”六祖见他是大器,便对他说,
“好!你暂且留在寺内宿一夜,明日再走吧!” 。

    陶庵梦忆-明张岱-栖霞(41)

  永嘉大师本来谈完了话准备走,从浙江跑到广东,路途 遥远,六祖以这个印证的因缘,留他在曹溪住了一晚,所以叫一宿觉。
    上师充当一扇门,弟子是另一扇门,当两扇门同时打开时,即产生全然的虚空,二者全然地合一,这在禅宗的术语中称为“二心交会”。当你终于参透最后的禅机时,双方都不出声,禅师不会说“你对了”或“如今你悟了”,他哑口无言,弟子也不说话,这时有片刻的寂静,这就是传法――制造适宜的情。(秋阳创巴仁波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