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模式——如何进行习题课教学

(2013-01-17 10:02: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模式

提高习题课课堂效率的策略

                                            王卫   2013年元月

    习题课的教学不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一般采用讲课前布置的习题或逐一提问学生回答,或教师逐一讲解。在学生回答时,有些学生担心被提问,并不听课,而是核对下面习题的答案,不能做到全员听讲。教师主讲则比较沉闷,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两种方式课堂效率都比较低,一方面不能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听讲、听懂,另一方面不能保证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听讲,从而不能做到每题都听懂。因此,做到每一位学生、每一道题都懂是习题课课堂高效率关键。

    针对习题课的特点,习题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基础知识更正及基础习题快速抢答。通过采用实物投影展出学生基础习题的方法,使学生订正基础习题;基础题快速抢答,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强化学生对基础的掌握,本环节约5分钟。第二环节,互帮互学讨论环节。这一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核对答案、组内学生帮学生、学生给学生答疑、讲解,组与组之间的展示、质疑、辩论,相关问题的互相提问,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练习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本环节约需要25分钟。第三环节,综合题目完成环节。因为习题课为一单元学习后的综合练习,所以与高考衔接,解答综合习题的训练是有基础和必要的。本环节需要10分钟。

    第二环节是习题课时的主体,小组讨论时教师不断巡视,发现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小组辅导,要特别关注薄弱小组的同学,争取先解决小组长的问题,然后由组长负责其他同学的学习。在小组展示时,要随机选取小组解答不同的题目,并由其他小组就本题进行质疑,将相关知识加以强化和复习。对于学生没有提问到的重要知识,教师参与质疑,通过完成习题,强化本章重点、难点知识。在本环节一定注重小组考核,对回答好的小组和质疑好的小组要启动激励机制,以便能够在今后习题课堂持续采用这一模式。激励机制以赋分的方式,在学生评价表中加以体现。

    最后一个环节以高考综合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应用本章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要注意不能教师一讲到底,代替包办学生思考和答题,达不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科学地思维。只有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推理、答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并印象深刻。

    习题如果涉及到简单的实验,我们也可以在习题课适当增添耗时少的实验来提高学生习题课的兴趣;还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习题,使习题富于变化,减少枯燥程度。习题课结束后,要把习题的导学案收回,批改和评定等级,检查督促学生对习题的完成。对于精心设计的典型习题,通过这样的习题教学,学生掌握的程度和广度都令人比较满意,达成目标较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