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指标选择题学案
(2012-05-04 18:37:20)
标签:
杂谈 |
综合指标选择题专项学卷
一、单项选择题
⒈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①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③标志总量和时期指标
⒉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
①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③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⒊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8%,则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提高程度为(
①8%-5%=3%
③
⒋在5年计划中,用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适用于(
①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③规定5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⒌总量指标是(
①有计量单位的
③有的有计量单位,有的无计量单位
⒍比例相对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的(
①计划关系
⒎在相对指标中,主要用名数表示的指标是(
①结构相对指标
⒏某厂2001年的工业总产值,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06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32万元,该厂2002年工业总产值实际为652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当年计划的102%,则该厂2002年计划工业总产值(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应该是(
①
⒐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5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万吨)
时 间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第五年 |
|||||||
上半年 |
下半年 |
一季度 |
二季度 |
三季度 |
四季度 |
一季度 |
二季度 |
三季度 |
四季度 |
|||
产量 |
300 |
320 |
170 |
190 |
100 |
100 |
110 |
120 |
120 |
120 |
130 |
130 |
该产品五年计划任务(
①提前一年完成
③提前半年完成
⒑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
①算术平均数
⒒某地区有40个工业企业,职工人数为8万人,工业总产值为4.5亿元,在研究工业企业职工分布和劳动生产率的情况时(
①40个企业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总量
②8万人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总量
③4.5亿元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总量
④每个企业的产值既是标志总量又是总体单位总量
⒓产品合格率,设备利用率这两个相对数是(
①结构相对数
⒔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女之间的对比关系为1.063:1,这个指标是(
①比较相对数
⒕加权算术平均数
的大小(
①受各组次数f的影响最大
③只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
⒖机械行业所属3个企业2005年计划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执行结果,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3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①
③
⒗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①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③各组标志的大小
⒘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①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③接近于大小合适的标志值
⒙平均指标反映了(
①总体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③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
⒚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就是(
①大量的
⒛某公司下属5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①计划产值
21.某副食品公司所属3个商店1990年计划规定销售额分别为500万元、600万元、800万元,其执行结果分别完成计划104%、105%、105%,则该公司所属的3个商店平均完成计划的百分数是(
①
③
22.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①全距
23.用是非标志计算平均数,其计算结果为(
①p+q
24.利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要求这两个总体的平均数(
①不等
25.同质总体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
①离中趋势
26.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①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③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27.在变量数列中,计算标准差的公式为(
①
③
28.标准差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①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③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29.标准差属于(
①强度相对指标
30.若把全部产品分为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所采用的标志属于(
①不变标志
31.在甲乙两个变量数列中,若
,则两个变量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程度相比较(
①两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②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③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④不能确定哪个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好一些
二、多项选择题
⒈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有(
①实物单位;
④百分比和千分比;
⒉在社会经济中计算总量指标有着重要意义,是因为总量指标是(
①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起点;
③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④唯一能进行统计推算的指标;
⑤没有统计误差的统计指标。
⒊在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可以互相对换的有(
①比较相对指标;
④结构相对指标;
⒋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是(
①抽样数;
⒌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计算的运用原则有(
①可比性原则;
③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④多项指标综合运用的原则;
⒍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①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国民收入;
③人口密度;
⒎时点指标的特点是(
①数值可以连续计算;
③数值可以连续相加;
⑤数值大小与所属时间长短无关。
⒏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①动态相对数;
④比例相对数;
⒐平均指标的计算原则(
①只能由同类的社会经济现象计算平均数;
②只能由具有可比性的社会经济现象计算平均数;
③只能从具有同质性的社会经济现象计算平均数;
④只有从相似的社会经济现象计算平均数;
⑤只能从不同的总体计算平均指标。
⒑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在(
①各组变量值不相同的条件下;
③各组权数都为1的条件下;
⑤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条件下。
⒒下列各项中,可以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有(
①由各个工人的工资额计算平均工资;
②由工人按工资分组的变量数列计算平均工资;
③由工人总数和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
④由各个环比发展速度求平均发展速度;
⑤由各产品等级及各级产品产量求平均等级。
⒓下面关于权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权数是衡量相应的变量对总平均数作用的强度;
②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大小;
③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本身绝对值大小;
④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变量值必须互有差异;
⑤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频率必须有差别。
⒔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已知资料的情况而定(
①如果掌握基本形式的分母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②如果掌握基本形式的分子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③如果掌握基本形式的分母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④如果掌握基本形式的分子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⑤如无基本形式的分子、分母,则无法计算平均数。
⒕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
①平均数代表性大小;
③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中趋势;
⑤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⒖是非标志的标准差是(
①
;
④
;
⒗某小组3
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02元、104元和109元,根据这一资料计算的各种标志变异指标的关系是(
①全距大于平均差;
④标准差大于标准差系数;
⒘利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要求(
①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
③两个总体的标准差相等;
⑤两个总体平均数反映的现象相同。
⒙在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
①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可用标准差来比较;
②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可用标准差系数来比较;
③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可用标准差来比较;
④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不能用标准差来比较;
⑤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可用标准差系数来比较。
⒚两组工人加工同样的零件,第一组工人每人加工零件数为:32、25、29、28、26;第二组工人每人加工零件数为:30、25、22、26、27。这二组工人加工零件数的变异程度(
①第一组变异程度大于第二组;
③只有①正确;
三、判断题
⒈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是用复名数表示的,因此都可以计算它的正指标和逆指标(
⒉结构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之和都等于100%(
⒊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完成计划的情况越好(
⒋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的平均指标是一个近似值(
⒌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⒍用加权平均数法计算标准差,适用于未经分组的原始资料(
⒎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变异指标则反映其离散趋势(
⒏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
⒐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始终是相等的(
⒑两个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比较,若
、
,则甲企业职工工资的变异程度一定比乙企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