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瑗致丁锡奎的信
虎臣姻大人足下:
前张松如进京之便,曾寄寸函,想必可入青睐。昨徐雨臣来川,得接手示,敬悉一切,足下補缺甚好,令人欣慰之至,尚望到任之后,努力自爱,勉为循吏,是则鄙人之所切望者耳。吾甘变乱忽起,心胆皆碎,刻下归重西宁一带,甘南或可免祸。
前蒙足下厚意,为先人撰擬乡贤呈稿后,仆又欲为先祖及先本生父举办此事,敬求大笔妥擬,未知己脱稿否?舍姪愚昧昏庸,昨来信并未提及此事,僕己专函申饬,令其留心举办。现在年事倥偬,即稍缓亦可,但不可悠忽误事耳。僕到川以后,尚无差委,现住北打铜街,以后如有信,祈交協同处,必不至误。此请升安丕!
姻侍牛瑗顿首
简析
写信人牛瑗:牛瑗(生卒年不详),字幼樵,牛树桃之子,出嗣牛树梅,故史称牛树梅子。祖籍秦安县牛家坡(今属通渭县,与魏店镇魏坡村毗邻),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进士,刑部主事加员外郎衔,历任四川锦州、成都宝灵知府。
牛瑗给丁锡奎写有四封信,均比较长,现选最短的一封作一简析。四封信涉及家事居多,还有对时局的一些感叹。如一封信中写有“足下在缺辛苦多年,至今未得调繁,不善钻营也。当今之世,官再好,人只说你个好,若欲因为好而得好事,无此理也。欲求好事非大哥出而调处不可也,嗟嗟!时至今日,尚何言哉。我辈既不能入狗洞,即入山已耳,或者上天有眼,见我之不坏天良,裨后嗣少昌,其理尚为可恃也。”
贤契:书面长辈对子侄辈或先生对门生弟子的尊称。从上款和落款的称谓可以看出,牛瑗和丁锡奎有姻亲关系,且丁锡奎是晚辈。
“为先人撰擬乡贤呈稿后,仆又欲为先祖及先本生父举办此事,敬求大笔妥擬”:印证其为牛树桃之子,出嗣牛树梅。
书法: 书法潇洒,颜真卿争座位的影子明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