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亨信札简析
笔者收藏的信札中,有刘永亨写给丁锡奎的三封信,现将其中一封简析。原信为(标点系笔者所加,或有不妥之处):
黼臣仁兄大人阁下:年前先后渥承嘉贶,并奉手书,莊诵回环,如亲笈语。迟不裁谢者,固因宂务纷煩,性情疏懒所误,抑以会典馆保案自去冬即有举办之议,擬俟果有成说,便当顺闻。乃此事延宕半年之久而裁畣不遂,因之每一念及,惶愧无似夙在相好,务乞额外谅之。
辰维履祉增绥,什祺笃祐,如颂为慰。会典保案月之二十二日始得如告,弟以滥竽,幸得以五品坊缺开列在前,并加侍讲衔,是三年来伤财劳民之报,不为不忧也。维此次保奖,即馆中人亦有不尽得者,以当事就功课之多寡定,奖叙之有无,综覈极为严密,如彤文亦在不典之列耳。至各省绘图之劳,终必奉酬。但须俟告成之后,此亦此次始得之确耗耳。裁复所以迟之又久者,职此之由。晓峰台费已办交矣,比奉上谕再留二年,或者天心亦有所难,未可知也。
大挑徐卓臣得一等,州中止葛荔田、聂镜潭、吴伯祥三教职,视兰州止得四分之一,或者礼围与我州属多中几人,其在情理乎,当共祝之。
时局日忧,他族实逼,种种要挟竞无已时,不知成何局面。有心人不能不抱杞忧也,如何是好。
专复鸣谢,敬请什安百吉!
乡愚弟刘永亨顿首
三月念九日
此封信与前一封任承允给丁锡奎的信有一些联系,综合一些信息,推测应当写于1896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信中有这样一些信息:
1、会典馆保案:即会典馆(清代负责编纂会典的机构)保举的案件。保荐是清代的一种官员任用制度。保荐有特殊学识、功绩或技能的人,请特旨举用一定职位。刘永亨在此次保荐中“延宕半年之久而裁畣不遂。”“幸得以五品坊缺开列在前,并加侍讲衔。”举荐选官制度,在清末形式比较多,面也比较大,虽然不是捐官,“是三年来伤财劳民之报,不为不忧也。”
2、晓峰台费已办交:安维峻(公元1854年--公元1925年),字晓峰。安维峻性情耿直,不阿权贵,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时,在中日甲午之战前夕,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连续上疏六十五道,最著名的是《请诛李鸿章疏》,1894年《请明诏讨诿法》。安维峻之上书声震京都,却因言获罪,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度过了五年的谪戍生活。释还时还要缴纳费用。
从安维峻给丁锡奎的一封信中得知,丁锡奎也给安维峻“赐寄六金”,“正月十日戍期满矣,筹措台费已有端倪,呈缴后例得放归。”在亲友的帮衬下,安维峻缴清了台费,顺利回归。
3、大挑:清乾隆十七年(1752)定制,三科(原为四科,嘉庆五年改三科)不中的举人,由吏部据其形貌应对挑选,一等以知县用,二等以教职用。每六年举行一次,意在使举人出身的士人有较宽的出路,名曰大挑。
3、时局:“时局日忧,他族实逼,种种要挟竞无已时,不知成何局面。有心人不能不抱杞忧也,如何是好。”时局动荡,内忧外患,官员知识分子表现出了不安和无奈。
4、书法:
此信札每页竖23CM,横12.5CM。书法结构严谨,因是信札,没有馆阁的拘谨,运笔流畅自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