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香炉
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是中国传统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香炉的款式很多,有大、小、方、圆、长,短不一;质料也有铜、铁、锡、石、陶瓷之别。香炉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与香的结合中,形成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炷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古诗中对香炉的描写很多,如“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冷冷。”等。
瓷质香炉随着我国制瓷业的发展,各窑口都有生产,根据用途,其造型或大气或精巧,纹饰或刻或画,或繁或简,成为了收藏欣赏的一个门类。青花瓷质香炉,作为香炉中的一个品类,此元代出现后,为香炉大家庭增加了一抹亮色。笔者陆续收藏了几只,现贴出共鉴共赏。
(一)三足双耳凤纹香炉
三足双耳,耳距13cm,高11.5,内外底露胎。炉身有开片,绘相对的两只凤凰及云纹、火焰纹,青花发色略灰,凤凰形态自然,按凤凰纹形状及器型等,应该到元,疑为玉溪窑元青花!
(二)兽足双耳带盖缠枝纹青花香炉
三兽足双耳,带盖。通高18cm,炉高14cm(耳到足),盖高7.5cm,口径8.7cm。盖上蹲一瑞兽,绘覆莲纹。炉身自上至下绘五层纹饰:炉口回纹、炉颈锦地纹、颈腹交汇处缠枝纹、炉腹缠枝花卉纹。釉质紧密,白中泛青,青花淡雅。有元代风韵。
(三)龙纹联座双耳青花香炉
炉高17.5cm,耳距16.5cm,底径12.5cm。炉身自上至下绘五层纹饰:炉口回纹、炉颈云纹、炉腹龙纹,炉足变形莲纹,炉座覆莲纹。胎质细密,青花淡雅。从龙纹等综合看,应为元末明初之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