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文玉牛
玉牛长15CM,高6.5CM,厚3.3CM,圆雕,卧状。身体和腿连接处刻云纹,身体肚腹侧部刻鳞纹,臣字眼,双角上有人字纹,从臣字眼和纹饰看,应为商代晚期之物。玉牛系白玉雕成,呈阴阳面状态。身体的一面玉质温润,一面土蚀较为严重。脊背正中颈部至尾部刻有“小子余父自作”六字铭文。铭文中“小子”为职官名或者爵名亦或谦称
,“余父”应为人名,即一个名叫余父的人制作的一件玉牛。是一件呈设器或祭祀器。“小子”一词在商代卜辞和商周青铜器上多有出现。在神玉和王玉时代,这样一件玉器,不是一般的小贵族能够使用和拥有的,具体是什么人,用作什么,还待进一步认识和研究。集美大学陈光田先生巜上古文献之“小子”考释一文中,他通过对多条青铜器铭文“小子”的考释认为:“小子”“余小子”“予小子”和“台小子”均为第一人称,是天子或国君为寻求祖先或上天庇佑而使用的一种自谦表述方式。

牛是先民们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考古发现,作为玉质的牛,商代就已出现,各朝代均有出现。刻铭牛只有安阳殷墟妇好墓出现过一件,即"司辛"玉牛。
附:几件馆藏玉牛:
https://p1.ssl.qhimg.com/dr/270_500_/t01e38f251ff95c9fa0.jpg?size=474x441
"司辛"玉牛是用白色大理石圆雕,牛成跪卧状,是1976年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高14厘米,宽25厘米,下颌阴刻"司辛"二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