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岩书法艺术欣赏

(2015-10-19 09:14:13)
标签:

沈岩

分类: 文章

沉渊蛟龙向苍海

 

http://s16/mw690/00300Akwgy6WjP3EqfR8f&690

“沉渊蛟龙向苍海,岩岭奇松挂古藤”,这是书法名家雷志雄先生1988年书赠沈岩先生的一幅对联。寥寥数字,既嵌入沈岩二字,又将沈岩先生的书法艺术非常形象地烘托出来。

 

苍海浩瀚,这是蛟龙向往的地方。它一望无际,给人以宽阔的胸怀;它天海一片,给人以任凭鸟飞鱼跃的空间。沈岩先生的书法用笔豪放,结体宽博,气势恢宏,给人的联想,正像蛟龙向苍海一样的雄强、大气、奔放、畅快。http://s5/bmiddle/00300Akwgy6WjXdLUSoc4&690

岩岭奇松,是黄山的美景。铁干、虬枝,尖挺的松针,在岩石上、石缝中、险峰旁、山谷里,或立或卧,或曲或伸,或悬或挂,或盘或探,巍然劲挺,舒张矫健,无不显示勃勃生机、奋发向上的品格。沈岩先生的书法艺术,取法高古,积淀深厚,以魏碑的苍劲笔触为骨架,以二王、颜、米、的丰富笔法为内涵,汲取王铎、傅山、黄道周、倪元璐、于右任、林散之等大家之精华,柔以现代审美情趣,形成了个性强烈的豪放风格。其行草书作品,一气呵成,苍劲泼辣,错落有致,神完气足,正像黄山顶上的苍松,乳云胎石,雄健神奇。

古藤高挂,这又是一种苍键、浩逸的艺术造型。东晋女书家卫铄的笔阵图就有“万岁枯藤”之说。沈岩先生的用笔十分研究,执管虚实有度,运笔灵活多变,用锋得心应手,下笔无意为之而佳作常出,正如苏东坡所云“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得“风骨自然超逸也”。沈岩先生下笔老重,笔方势圆,千里阵云、万岁枯藤之象变幻其间,然亦不乏“秀处如铁、嫩处如金”的点画。观赏其佳构,无疑是一种美的享受。

沉渊蛟龙向苍海,沈岩先生在浩瀚中神游,追求的正是那广阔的艺术空间,那博大精深的品格,那汹涌澎湃的潮流。他孜孜不倦,遨游搏击,必定能顺利地达到那辉煌的彼岸。

(作者:吉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书画院画师)



http://s10/mw690/00300Akwgy6WjXwHju199&690

 

点评

名家论沈岩书画艺术

 

沈岩的书法,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他的行书作品,有苏东坡的味道。草书作品是怀素的味道,取奔放一格。碑味也很浓,可见他取法高古,广收博取,不拘一格。然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书法家沈鹏

 

沈岩先生的书画艺术,有其深厚的家学渊源。从展览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山水画的传统,理解深刻。他大量临摹古代、近现代山水名家的名作,功力深厚,达到了相当的境界。许多作品有石涛的笔墨韵味,又有傅抱石的气势。散锋用笔和淡墨处理得相当好。格调很高。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刘大为

 

沈岩先生的艺术有很深的传统,又有强烈的现代感。他的书画艺术,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达到了很高雅的境界。我用两个字来概括他的艺术特点,就是“劲”和“秀”。“劲”就是苍劲,很有力度;“秀”就是秀气、文雅。他把传统的文人修养和现代精神结合起来,不激不厉,不浮不燥,相当完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翟墨

 

沈岩的山水,大体有两类,一类山重水复,丘壑繁密,笔墨从属于描绘。另一类结景单纯,丘壑疏松,笔墨有很大的自由性,游弋在描绘与表现之间,第一类作品近于全景式,相对经营,第二类作品多为截取式,相对随机。我喜欢第二类作品,因为它们更自然生动,也更具笔墨情趣。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

 

在中国美术史上,专画武夷山并以此出名的画家寥寥无几。沈岩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山水画大都源自真实的武夷山,但又不完全是武夷山的写照,而是胸中的丘壑。他的笔墨出入郭熙、石涛、傅抱石、陆俨少等古今山水名家,但又不是他们的照搬和拼凑,而是融会贯通为自己的风格。他写古人画意,画出的是自己的情趣。既有宋人山水气度,又有现代的精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美术理论家刘晓路

 

画家笔下的山水,实是传统风神的重现,实是文化精神的形象化,在沈岩这里,山水画题材的创作因而是将现实之旅变为精神之途,将物质的空间化为心理样式的过程,进而凝定为中国文化精神源远流长的、灵动飘逸的精神境界。

——《中国美术》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

 

沈岩先生自幼酷爱书画,临池创作不辍,其山水画作,以书入画,笔势开张,墨韵浓烈,既具宋人气度,又有傅抱石的笔意及现代的精神;书法则以行草见长,苍劲豪放,在中国中年一代艺术家中,颇具代表性。

——新加坡艺术总会会长、南洋艺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何家良

 

沈岩先生在武夷山生活了12年。他用周围的环境观山读谱,徒手写生,创作出一幅幅气势雄浑、韵致淋漓、妙趣天成、格调很高的山水画作。他的山水画是精神与自然的契合,线条洗炼,挥韵自如,笔到意到,笔未到意也到,笔情墨韵,令人折服。

——新加坡书法家协会副会长、艺术理事会理事吕永华

 

我参观了沈岩先生的书画作品后,第一感觉就是很精彩。用笔洒脱,妙趣横生。

——新加坡美术总会会长、著名画家何和应

 

沈岩喜爱苍劲、毫放、流畅的书法,便有意识地选择王羲之、怀素、米芾、王铎草书,同时又以魏书中的苍劲笔触作骨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用笔以中锋为主,以侧锋为辅,端庄中不乏险峻,跃动中又不飘忽。他还吸取了绘画中的构图原理,使得作品结构夸张而不过份,变形而又自然。几年来的不懈努力,使他脱颖而出,逐渐形成了自己苍劲浩逸的风格。

——福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朱以撒

 

沈岩作画,重传统而又有创新,他强调笔墨情趣,要求线条富有生命力,形体富有立体感、动感,布局活泼、空灵。他主张师古人,师造化,师能者,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他推崇石涛的“神遇”说,谓之“山川非我我非山,山我神遇即真山;笔墨非我我非墨,墨我神遇即真墨;自然非我我非然,然我神遇即真然”;这就是有所悟,又有所发挥也。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画家黄若舟

 

 http://s11/small/00300Akwgy6WjWQBvjsca&690

人物 

沈岩

沈岩,1947年生于福建诏安。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武夷山区,常常外出写生,以石涛的画法画了许多武夷山的山水画,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晓路誉为“画武夷山的佼佼者”。80年代,即渐露头角,深受台湾、东南亚一些藏家的青睐。李显龙任新加坡副总理时,收藏其为他写的嵌名联“显志平东海 龙光射斗牛”。2007年,为连战先生书写嵌名联“连天松海无穷碧 战雪梅花分外香”。

福建省美理事、福建省书协理事、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特聘画家、新加坡法家评议员中国法家会会、中华诗词学会会2013年,被交通运部任命中国交通会常副会兼秘书长

称为研究、国家一术师居北京。

 

艺术成就

19994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沈岩书画艺术作品展》,沈鹏先生题写展标,特地标明是“艺术”展。

2000年,赴新加坡办展和举办书法讲座,南洋艺术学院院长何家良先生称沈岩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家”。

20063月,应邀出席国际书法交流大展,受到新加坡总统纳丹接见。

20072月,在家乡举办汇报展,福建省书协、美协去函祝贺。

2009年,沈岩作品《源远流长》图入选人民大会堂50周年《人民大会堂书画珍藏》一书。

201112月,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玉林先生致信大加赏识,说“足下文史、诗词、书画造诣均高,堪称闽中巨擘。”

2015年春节前,沈岩受书画频道邀请,参加书与画两场联欢会。7月,受邀参加中外艺术家泉州对话。

 

http://s11/bmiddle/00300Akwgy6WjXXEaMiaa&690

http://s7/bmiddle/00300Akwgy6WjYrkWCa76&690
http://s5/bmiddle/00300Akwgy6WjYkngmU94&690

                                         (载10月22日《东方新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