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究》课题开题会专家点评记录

(2014-12-11 10:21:11)
标签:

教育

名师工作室

名师

教师

课题

分类: 教育科研

《名师工作室建设和运行机制探究》课题专家点评(会议记录)

一、查有梁教授点评要点

1.名师工作室有引领带动作用。10位名师带动100名成员,影响4000名教师。名师工作室是开放的教研室,要给名师提供条件,让他们在更高平台上有发言权。

2.中国具有很好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教师有必要熟读经典,认真阅读传统经典,以求教育思考的深度。

3.从国外的情况看中国的教育有两大优势:一是有教研组,不是教师的单打独斗。现在广汉把教研组做成了名师工作室,特别是名师工作室打破了校际关系,追求教育均衡,符合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战略。二是老带新,现在发展成了名师工作室这种专家带新。所以是传承中的发展。

4.评价是最高层次的学习,听课不是耽搁时间。要提倡老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说课,一对一交流。善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在不断学习中前进。

5.在更高层次上发表文章。提倡精品课程传到网上。公开资源共享,媒体传播。精品课程不等于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适应学生的教育,是老师和学生的适应。

6.一个老师必须要有特色,一个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教师的专业生命是很短暂的。课题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二、周小山教授点评要点

亮点:

1.名师工作室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阶梯,学科建设的高地,教学理念的辐射中心。名师工作室建设契合了新教师质量不整齐,名师太少,学科领军人物太少的时代发展要求。

2.教师教育有三个新的走向:一是走向实践,强调体验学习;二是走向个体化,根据需要培养;三是走向网络。名师工作室进行名师培养,是教师教育的体制创新,而不仅仅是机制创新,但还有创新空间。

3.什么是名师,这是全世界的热点,但对此研究不够。名师分教学型名师,如王小槐老师这样的;研究型名师,如段增勇老师这样的;管理型名师,如李镇西老师这样的。名师培养的方向必须明确,到底是培养哪类名师。特级教师可以定位为名师,优秀教师也可以定位为名师,但具体以什么为标准,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次,学科教学还没有一个可行标准,包括人的标准和课的标准。专业的四大标准,如何确定发展的梯度。入格、出格、破格也必须制定一个标准。成都市、北京市都在做优秀课堂标准,但是没有分学科或者分学段。名师工作室作为高端的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时候要有广阔的视野,专业的建设,要在优秀教师标准和优秀课堂标准方面做出贡献。

4.名师的素质结构和行为特征,自我监控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有哪些特征,对此要有明确目的和具体路径。王小槐老师从自身成长感受提出的“六研”“五格”,开了全国之先河。

问题:

1.查新不足。对国内国外的前沿,如学习共同体,学徒式,情境性,实践联系理论等,查新不足。

2.“五格”的标准,优秀的标准,体系建设不足,自我评估难以操作。构建高中(学段)语文(学科)优秀课堂的标准(行为特征的标准,要提供学生的活动证据)。北京的部分学段,成都青羊区的不分学科,全是公共领域的标准,可以参考借鉴。

建议:

1.补查新。如美国的课程教学法标准等。

2.缩小研究的视野,聚焦语文学科教学名师。

3.“五格”的标准研究要体现中国的、四川的特色,做成川派语文的典范。可以给课题名称加一个小标题,“以王小槐名师工作室为例”。

4.增加二级辐射的建设,通过联谊等方式,扩大名师工作室的效益。工作室成员必须有明确的任务,通过成员专题讲座、献课等方式,引领其他高中语文教师,服务学习的责任。

5.“六研”要加上“一研”。研究“课程标准”,知道“目标”,课程目标。今年四月教育部发文指出,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向“启发、参与、讨论”转变(这点我们要下来查找资料,进行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罗涛副所长点评要点

1.进一步论证研究的方向、内容,理清今后努力的方向。课题的性质是教师队伍建设,属于管理类课题,而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问题。必须要明确课题研究的原始冲动是教师队伍建设。

2.掌握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的规律。可以采取教师成长记录袋等方式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要进行标准制定。同时,调整聚焦的问题也很重要。有必要补充“师德”这一块,研究名师的人格魅力如何体现,名师的德行如何评价考核。

3.制定名师工作室好与不好的标准,研究促进教师可持续健康发展(德、艺两个方面)的策略,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4.做好评价机制研究。做好教师评价,让教师有动力,有奔头;做好工作室评价,对四度(高度、深度、广度、效度)进行分解落实。

5.要注意课题研究本身的周期性,抓紧时间,做好工作。

四、钟康书记点评要点

1.我们要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名师工作室中能够成长,是因为有名师的引领。

2.弱势群体的整体团结,捍卫职业的尊严;语文教师的主动学习,维护专业的荣耀。回顾九十年代王小槐对自己的鞭策。

3.年轻教师要抓紧时间学习,做一个明明白白教书的语文老师。

4.语文学习现在没有标准,要制定一个学习的等级。像外国人学汉语一样,有一个等级测试就好了。

5.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名师工作室成员要变任务追求为目标追求。

五、曾生辉主任点评要点

1.名师工作室建设标准制定工作必须要做,包括学科类、管理类的标准。

2.青年教师是名师培养对象,像一块璞玉,不同的材质,怎样进行雕琢。管理类课题的具备哪些要素,具有怎样的生态圈,外部如何保障,内部如何运行,课题研究必须要搞清楚。

3.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名师工作室的原始动因必须搞清楚,我们必须“以此为规,规划行动;以此为范,激励群体;以此为始,辐射影响;以此为点,探索未知”。

4.工作室如何辐射影响到语文学科,泛学科,教育类工作室。找到开题报告中提到的五对矛盾的突破解决方法,实现方法创新,按照术业有专攻的原则,在工作室下面有小组,小专题,搞好二级梯队建设。规划性、招标性的小课题,把课题变为培养基地。

5.名师工作室要实现凭经验带徒到制度化育才的转变。(苟振华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