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小槐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初探

(2012-06-27 22:37:19)
标签:

杂谈

王小槐名师工作室运行机制初探

王小槐工作室   苟振华

作为广汉教育攻坚克难的突破口,名师工作室理所当然应该负担起更大的责任。这种责任被新一届广汉市教育局班子定义为:落实名师培养责任,探索名师培养方法,既要出成果,又要出经验,更要出理论。刻苦砥砺,负重前行,几个月来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王小槐名师工作室正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简明高效的语文教师成才之道。

王小槐工作室的全套工作机制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导师之“导”;一是成员之“动”。导师之“导”可以提炼为:导引与点拨。成员之“动”可以概括为:自主与合作。二者的连接点是:探究。导师“导引”学员开展“问题探究”,并点拨成员的探究活动;工作室成员正确处理“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关系,二者协同,互为补充。探究就是活动,活动需要引领,引领带动进步,进步保证成员成才,最终成就名师。

一、导师之“导”。导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引,一是点拨。工作室工作的机制,第一条就是明确导师的作用,强化导师在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中的核心价值。本工作室最大的特点就是王氏特色。王小槐主任的经验、理论、思想是全体成员的宝贵财富,学习内容,共同价值观。王主任的语文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生动语文(即保证学生乐学)、简明语文(即达到学生会学)、高效语文(即实现学生善学)、生命语文(即关注学生和自我的生命状态、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为了保障这个共同价值观落到实处,411日,围绕“生动语文、简明语文、高效语文、生命语文”的主题,王小槐主任开办了《以教育科研为平台,探索语文高效课堂新路子》的课题研究专题讲座,详尽阐述了他的“高效语文”的教学思想,统一了大家的思想。这次讲座的基础奠基工作做得非常成功。莅临指导本次工作培训的市研培中心主任蒋玉国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

导师的引领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示范。所谓示范就是引领带动,做个样子给大家看。在工作室的博客上,王主任集中推出了一批文章,从不同层面全方位诠释了语文研究(“六个研究”)的内涵,为工作室成员的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行胜于言,凝心聚力。王主任勤奋,刻苦,严谨,他用自己的专业水准,更是为工作室积聚了强大的感召力。二是导引。以什么来引领工作室的工作?王主任的办法是“活动”。最突出的一个办法是用课题研究来引领工作室成员的学习研究工作。申请立项的省级《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课题来自对语文本质的准确把握,也是语文课改的核心理念。411日的培训会上,王主任给大家提出了“学习长见识,思考长智慧,探索出方法,坚持出效益” 的四点课题研究要求,统一课题研究思路,细化课题研究目标,布置近期研究任务。“课题引领”正是王氏特色之一。《以教育科研推动中学校本培训的研究》是他的四川省政府奖的获奖课题研究成果。

三是指导点拨学员的工作。布置任务添担子,开展活动促进步。工作室制定了翔实的工作常规,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是工作室成员要每月上传一篇文章,每两周上传一篇有特色的教案,这些规定都得到了充分落实。对工作室成员工作完成的情况,导师的指导点拨既要指出其成绩和进步,又要能指出不足和方向。514日,工作室成员王敏、李丽平、顾俊三位老师在校内同题上公开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后王小槐主任以《同课巧异构,坦言论得失》为题作精彩点评。对各位的特色有点进行了挖掘发现,并对不足指出了发展指导,有点石成金之效,为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升格,形成各自风格指明了方向。

2012515日,名师工作室王小槐主任应四川省东电中学之邀作《教师的专业成长之“道”》专题学术报告。报告认为,名师成长必须经历无道——霸道——王道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各具特征,只有加以突破,方能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成长为研究型、学者型名师。王主任的讲座坚持教育叙事,生动深刻,感人至深,取得反响强烈。该讲座为工作室成员指明了今后三年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成员之 “动”。工作室成员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工作室成员要在以下两方面发挥好自己的主体作用:一要自主,一要合作。

首先,要坚持自主发展。工作室的生命力来自于成员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发展的内涵是坚持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落实最近发展和长远发展。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成员的成长,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学习研究和主动探索。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在成长中,个性保持和个别发展非常重要。个性化发展要求我们既要虚怀若谷,又要独立不迁。王主任的之所以是王主任,根本的一点就是他保持了自己高贵的学术独立和思想尊严。各位学员遵照王主任的指导,找准了自己的发展优势。在揭牌仪式上,王主任就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向上级领导介绍了他的工作团队:苟振华、黄晓琪内秀,李丽萍灵秀,王敏、顾俊厚重。从这几个月的实践情况来看,各位同事工作认真负责,各具特色。苟振华老师的《怎样看待语文和语文课在今天的处境》,探索语文的现状及其成因,具有一定的深度。王敏老师的《囚绿记教学设计》落实了问题探究思想,是一次生动的实践。顾俊老师的文章《沙漠之水》、《洛带之行》、《活着要有个盼头》展示了顾俊老师思想中长于社会联想的特征。李丽平老师的文章《春夜听雨乱笔涂鸦》,体现了李丽萍老师善于在生活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特点。黄晓琪老师的文章《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体现了黄晓琪老师的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前一阶段名师工作室成员共计完成各类研究文章超过100篇,研究范围涉及教师、学生、教法、教材、高考、教育六大方面(“六个研究”),生动诠释了“生动,简明,高效语文”的良好风采。

其次,要坚持合作发展。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团队的作用与价值即在于此。在工作室里面,不仅导师王小槐主任,其实每个人都有可圈可点的可取之处,相互学习,切磋学问,互相砥砺,增益不能。除此之外,合作发展的理念还包括:团队协作,齐头并进。同台竞技,同课异构,保证集体的感召力有充分体现。工作室是个集体,更是整体。工作室的近期工作室编写问题探究式学案。除了以前的二册以外,一册,三册和四册这次都要拿出来,后期我们还要编写五册,一个完整的序列就此形成。没有团队的力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这样大的工作,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从长期来看,我们的课题就是一个线索,一条纽带,可以维持一个团队三年时间的正常运转,并以此种方式把一种核心价值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个人的观念中,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全部职业生涯。这个团队中的每个人因此也就打上了王小槐的影子。

为了保证正常运转和顺利发展,工作室坚持以课题引领一个培养周期,以话题主导每次活动;坚持活动类型丰富多彩,根据培养目标分解培训任务,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活动形式;坚持在活动中保证工作室成员充分自主,自主设定问题,自主开展研究,自主达成目标。

我们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王主任的引领之下,一边传承衣钵,一边彰显个性;一边扬长避短,一边取长补短。正确处理了四种关系,即教学与教研、科研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专题讲座与活动指导的关系,自修与互动学习的关系,在搞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发展着自己的专业素养,成就着自己的名师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