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设计  《空气成分》

(2012-10-17 22:59:41)

                             

     创设有效轻松的课堂教学的方法应该有很多很多,我在教学中尝试的方法之一是:将教师的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演示,这样学生关注的角度会有所改变,不再只关注实验现象。一旦学生去演示实验,下面的学生更多的是挑剔,他们会关注每一个实验的细节,特别是看实验操作中是否有错误,而且做实验的同学为了展示自己,努力认真的完成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其他学习也是高度集中,争取发现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每每这个时候,教室里一片寂静,要么突然提出问题,要么掌声轰鸣。

    学生能够代替我做的实验,一般都是让学生演示,即使操作上出了问题也无妨,正好有好的教学资源,现场纠正错误;有全班几十双眼睛关注着,问题从发现到解决好像也不难;即使实验失败,没有观察到预期的现象,我告知学生这是正常的,老师做实验也经常出问题,只要我们找到失败的原因,比做成功都要收获大。所以在我的鼓励之下,我的学生即使是考试成绩不太好,但是做化学实验却是非常积极主动。

    我的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认真看书:读实验装置图,领会实验原理;读操作要点,熟悉实验步骤,然后找学生进行演示。

    下面是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演示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2.1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成分;

2.理解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学会辨别纯净物、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

学会辨别纯净物、混合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教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学法: 实验法、讨论法、对比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幻灯片

1、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

2、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3、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

【课前检查】学习小组自查自主学习的目标任务是否落实,课代表协助检查。

【引课】我们生活在空气中,你能够证明空气的存在吗?你知道空气里究竟有什么物质?

【板书】一、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测定

【师】在生物上我们学习过,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从学生回答转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转折】本节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2-1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

【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的实验装置图,分析此实验的原理

经过师生讨论得出

实验原理(幻灯片):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物质,消耗氧气,使容器内气压变小,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内.根据压入水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

【师】指导学生学习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并且熟悉操作,对关键词语加点或打圈进行标注,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时告知学生理解了之后就要让他们做演示。

操作步骤:

 1.用记号将集气瓶(钟罩)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此项操作提前教师已经完成);2.点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迅速插入集气瓶(钟罩)中。

3.冷却后,观察钟罩内的水面(或松开止水夹,观察集气瓶中的水面)。

【学生演示】(幻灯片)

 

 

 

 

 

 

【操作】两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演示,要求其他同学关注他们的操作是否正确、关注他们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等。

【师】操作结束在等待冷却的过程时要求学生并完成课本31页内容。告诉学生看到的白烟是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实验现象幻灯片):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冷却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体积的1/5(或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内体积的1/5)。

 

点燃 

学生板书:P + O2         P2O5 

实验结论(幻灯片)

1)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其余4/5的是氮气;

2)剩余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且难溶于水。

学习小组活动(幻灯片):)

  1)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该气体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2)为什么红磷要足量?

  3)为什么要快速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

  4)为什么要恢复到室温时才打开止水夹?

【生】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并逐一进行回答(根据学习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回答相关的问题)

【师】分析思考(幻灯片):

1)导致测定结果小于1/5的原因?

2)导致测定结果大于1/5的原因?

3)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呢?

4)镁条也能够与氮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氮化镁,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呢?

注意:这几个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研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有些学习小组中参与讨论,使学生的讨论上升到一定的知识层面,也使课堂教学顺利的达到高潮,也会把学生的思维调整到最高层次,更便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小组展示】抽查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台上讲解分析,一人讲不好就换下一人,不断的叫学生轮流进行讲解,总会把各个问题都一一解决。

1、导致测定结果小于1/5的原因?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红磷的量不足;

温度未恢复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2、导致测定结果大于1/5的原因?

点燃的红磷在集气瓶口处缓慢放入;

止水夹未夹紧;

3、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呢?

不能。木炭燃烧虽然消耗氧气,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不能够减小,水无法流入集气瓶

4、镁条也能够与氮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氮化镁,能否用镁条代替红磷呢?

镁条会消耗氮气,使瓶内气压减小的很大,导致流入集气瓶的水会很多

【师】本节课我们通过两种实验装置都可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其实有很多装置与今天学习的实验装置原理相同,也都可以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

几种变式装置】幻灯片

 

 

 

 

 

 

 

 

 

 

 

 

【师】阅读并记忆课本P31空气成分及体积分数

【板书】二、空气的成分

氮气:体积分数78%    氧气:体积分数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0.03%

【本课小结】  学生谈收获

 

 

 

 

 

 

 

 

 

 

 

 

 

 

 

 

 

 

 

 

 

 

 

1:

                 2.1 空气的成分学案

          姓名:                      班级:            

【自主学习】

1.课本中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1)用到了哪些仪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写出)名称:                       

2)实验操作步骤:①              ;②                  ;③                 

3)观察与思考:①红磷(符号:P)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提示: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固体:P2O5)

  ②空集气瓶中装的是无色、无味的      ,红磷在瓶内燃烧的现象是                 瓶内消耗了        ,产生了         ;最后还看到的现象是                            。(红磷燃烧的现象不知道可以不写,也可以查资料)

4)实验的结论:

①空气中氧气约占          体积,氮气约占         体积;

②还可以证明氧气有         性,氮气不可燃也不            的化学性质;同时也可以得出氮气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5)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①装置的气密性一定要好,不能漏气;②红磷一定要足量,不能少;

③点燃的红磷一定要迅速伸入集气瓶,不能缓慢;④一定要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3.空气的成分

气体成分(由多到少的顺序)

 

 

 

 

 

占空气总体积的比例/%

 

 

 

 

 

因地区和气候不同            含量不固定,因人类活动影响              含量不固定。

               

 

 

 

 

2: 课后作业

          姓名:                      班级: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的几个关键如下:回答相关的问题

1)红磷要足量或过量,目的是                                              

2)装置密封性要好,原因是                                                 

3)点燃的红磷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                                            

3)必须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后,才可打开止水夹的原因是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

1)导致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有:                                               

2)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有:                                              

                                         

3.1)木炭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吗?若不能,说明原因                                               

2)镁条在空气中不仅与氧气反应,也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如果用镁条代替红磷能测准氧气的体积吗?若不能,具体分析原因                                        

4(1)某同学利用图2-1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果操作完成后,发现倒流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大于1/5,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所做分析不可能正确的是(    

A.实验前没有夹紧止水夹           

 

········

········

太阳光

B.实验中红磷不足

C.红磷不纯含有可与氮气反应的杂质  

D.点燃红磷向瓶内伸入的过慢

(2)如图装置与图2-1比较,改进了点燃红磷的方法,

这种操作的优点是                              

5.有一瓶空气,只想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引入其它气体,可以选用下列             物质。

①加热的铜丝  ② 点燃的白磷  ③点燃的镁条   ④烧红的木炭

6成年人每分钟吸入 8L氧气,大致需要吸入空气       L8L氧气的质量是      g。(氧气的体积分数按照精确值计算,氧气密度为1.43g/L

 

【改错札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