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见过的最黑暗的事是什么?

(2016-12-20 14:20:16)
标签:

杂谈

​吐槽几件小事。

01

去年,我来深圳的时候,除了几件应季的衣服和一本在火车上看的书几乎什么都没带,所以刚到深圳我就连续在各个网站买了很多书。

之前加过一个读书群,有一次看到群里有个姑娘在问,有没有人愿意跟她凑单买书,当当搞活动,满三百减一百,没有人回应,当时觉得反正我自己还要买很多书,就帮她凑一下吧,也没算计划算不划算之类的。

后来她自己选了两百来块的书,我就帮她凑了一百块的,她下了单,我把满减后的书钱发红包给她,书是全部寄到她那里,也就是说她的书是免邮费的,我的书要让她再另外寄给我,我就说:“等书到了,你看下邮费多少,到时我再给你发红包。”

后来书到了,姑娘找我要地址,我刚想问邮费多少,她却说:“我直接给你寄到付吧。”我也想到人家可能是不好意思直接跟我要邮费,觉得到付比较省事,但我还是因为这一句话就觉得心酸了。因为快递到付比现付贵,而且我的书总共省三十几块,邮费大概比省的钱还贵了,她这么问就充分说明她是一点没有为我考虑的。

说真的,跟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我特别小气,对你友善是希望你也同样是个友善的人,吃点小亏其实没什么,但我不希望自己的友善给了一个完全不懂得回应的人。

后来姑娘又有两次喊我跟她一起凑单,但我再也没答应过,大家本来就是陌生人,一次失望就再也不想有交集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IaTE1SWfQRI33hTytlicujCmYwdbcLibI3z3zCBMhOgPGEEWaZ85Pib8RYH4JgNjAZLP8VKxChuRqKHcGwW6lI5h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再后来还看到过姑娘跟群里的人聊天,讲起这个社会的世态炎凉,我好像忽然明白了,其实你眼中的世界跟你对待它的方式是一样的,有时候不是没有人对你友善,而是你自己不懂回应和感恩,亲手把别人的友善拒之门外了。

大部分人对别人的好都是期望回报的,所以在自己生活中那些细微的温暖,那些来自于陌生人的付出,你要看得到并给予感激和回应,否则它很容易就消失了。

你以为在自己生命中不存在的东西,其实都曾经存在过,是你自己没有把握。

所以,其实人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颗发现爱与美的眼睛,因为只有看得到才会有回应,也才有能力让这些美好继续。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IaTE1SWfQRI33hTytlicujCmYwdbcLibI34JBzRDfU1Ayp1wQaW1VPibZ4H5q4pJYic7BTCAqnOsOpAQhTzriaS6ly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02

同事问我:你见过的最黑暗的事是什么?

我想了很久,在这方面我的记性真的好差,如果问我,我能记得的温暖的小事可能随口就能说出一千一万件,但是黑暗的事,却不太记得,因为就算当时被伤害,时间久了也会逐渐包容和理解,很难把自己遭遇的不足挂齿的小事定性为“黑暗”。

我给他讲了一件当初在北京工作的事。

那时刚毕业没多久,在一个图书校对工作室做校对,大概因为自己喜欢读书的关系,这个工作我做的还蛮好的,当时的老板也对我不错,而初出茅庐的我又超级天真,觉得老板一家人都好的不得了。

但那一年我是准备考研的,所以五月份就跟老板提了想离职,可老板说,六七月份工作室会特别忙,希望我能坚持一下,帮他们忙完这一季,我就答应了。可是一直干到八月份还是特别忙,而离考研的日子越来越近,我还有好多书没看,就又找老板交涉。

老板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姐,居然当场哭给我看,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现在正是旺季,大家每天忙到后半夜工作都做不完,我现在要是离职,那剩下的几个人不是要累死了吗,就再坚持一下吧,到九月份各种教材都出完就不会这么忙了。

然后我就咬了咬牙,继续干!一直到了九月中旬,才真的离职。但最后给我结算工资的时候,却发现少发了大概四五百的样子。不明就里的我以为是老板算错了就跑去问她,而她告诉我,是我看的稿子不仔细,漏掉了很多错误,出版社扣了钱。

说真的,我不相信我那么认真校对的书稿会出这种问题,但我还是选择了信她,扣就扣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过了两个月,跟工作室的同事一起吃饭时,她们却告诉我,其实那几百块并不是出版社扣的,是老板自己不想给我,而且她说,我在工作室最忙的时候反复提离职,她能给我发工资就已经不错了,竟然还想要全额……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IaTE1SWfQRJ6Xbx3oZiapQkZticN5gCzxsVWVDXHG8JtjSibPcnveibnybDZubYDUyLZiacQ3v77Kpkyv3gvicpibZhyA/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最开始真的觉得被她刷新了三观,平时那么道貌岸然,表面上那么友善,满嘴仁义道德的人,居然也会在背地里做这样的事。她哪里知道我那几个月有多辛苦,白天去工作室看稿子,晚上还要自己看书到后半夜,我图的并不是那点工资,只是因为不好意思狠心走掉啊,我以为我在为别人付出,而别人却认定我才是不仁义的一方。

但是现在,过了很多年之后,我开始懂了,就像柏杨说过的一段话:

“我反对闯红灯,只是反对别人闯,我自己却可以闯那么一闯。我反对随地吐痰,只是反对别人吐,我自己却可以想怎么吐就怎么吐。我赞成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我自己却不能跟别人平等。我赞成建立制度,但只希望你们遵守制度,我自己聪明才智要高明得多,不能受那种约束。”

其实不友善、不善良、不仁义都是用来评价别人的,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人品有问题,每个人眼中的自己都是善良、仁义、温暖的,但那都是一种理想状态,当他真正做事的时候,可能就完全抛开了这套理论,违反道德准则还自认为是理所应当。

每个人都只是自己以为的好人罢了,这世间的大部分伤害都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的,而真正可怕的也正是这种不自知,因为不自知所以才无法改变。

03

上个周末和同事一起逛街,逛到我一个星期前刚买过衣服的一家店,发现全店都在打五折,而我当时买的衣服是正价,并且付款时也曾反复跟店员确认过近期会不会打折,店员一再跟我保证说他们店从来不打折。

结果才过了一个星期就五折了,瞬间我就心理超不平衡了,找店员问我这种可不可以退差价,店员说:“你的衣服已经穿了,不能退。”然后,我就被这么一句话搪塞过去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IaTE1SWfQRJ8Gsj21z0CxzCwKbdSiaCDYaVqKMJjicBkS3rX1jKY9Lc9thxNNBJAJozyFIL1sok3n17J6yp0MXOw/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但跟我一起逛街的同事却不接受,她说,其他商场这种事都可以退差价,又不是过了很久,然后就拉我一起找商场的客服,还叮嘱我:“你表现得强硬一点,就要退差价,其他的交给我,看我怎么跟她说。”

然后,我自己在一边事不关己似的,同事全权负责帮我跟客服和店员交涉,然后战斗的结果是:差价不可以退,但可以在店里再拿一件与差价相当的衣服。

忽然觉得,我这种人简直就是生来被坑的,其实这样的事遇到的,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我几乎每次都没做过任何争取。一是因为没概念,不知道自己到底有理还是没理,怕自己成了无理取闹的人,二是我很懒,宁愿吃点亏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三是,我的沟通技能真的是负分,很容易两句话就被人家搪塞掉,所以如果奔波半天最后还是一无所获那还不如一开始就认栽。

可是真的,我超级佩服拥有这种技能的人,她在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没有发脾气,没有任何不礼貌,即便人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想找理由敷衍,她也总能见招拆招,而且处处有分寸,讲道理,步步为营。

语气温和,态度却强硬,在微笑中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我忽然又有点心疼她,谁的“超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他们都说你的外套暖和,可你曾经吹过的风,只有自己知道。”

她本职工作是公司的客服主管,我常常听到她跟客户温言软语的打电话,可挂了电话之后就气的拍桌子,不知道见过了多少人的无理取闹,才终于做到了温柔而有力量。

其实,所谓的“黑暗”不一定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也可能就是平时生活中对别人的一点点刁难,一点点的计较,一点点刻薄。

我们要保护好自己,但也该努力不做别人的“黑暗”。

作者简介: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新书《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热卖中。微博@柒月暖阳

http://ww2/large/a3c85595gw1f6raaxkpzqj20q00diael.jpg

内容简介: 《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是一本适合年轻人阅读的励志暖心散文集。作者以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为切入点,写下对生活、爱情、工作的感悟,针对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迷茫,引导读者做更优秀的自己。她不煲鸡汤,不用华丽的词藻给你造梦,而是一笔一划将生活最温暖的地方为你呈现出来,最温柔的现实,是我们信仰的生活, 愿岁月锤炼你一副丰满的灵魂和清瘦的欲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