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经常犯一种病,这病的名字叫“想家”,有时是规律性发作比如每年的年中、年末,也有时是不定时发作,在自己都没预料的情况下,想家之心突然泛滥决堤。
想家的时候就像犯了相思,只要能回家什么都敢不在乎,谁要是拦着我回家,我真的能跟他拼命!
记得去年十一,刚刚在深圳安顿好自己,刚刚辞掉月薪一千五的花店工作,也刚刚来到现在的公司,从来不知道存款为何物的我,手里只有两千块大洋,别说回家,就是维持一个月的生计都要精打细算,可想家的病就在这时候犯了。
瞅了瞅机票,又看看火车票,再摸摸兜里的钱,无奈的哭着决定不回,第一次恨自己跑出来的太远。
可是我发现,我绝对没办法跟自己的情绪抗争,情绪说想干嘛就必须乖乖地去干,你想违抗它,它就能让你难过的死去活来。
不回家,我觉得自己像被丢在了一座孤岛上,从前所有孤军奋战的勇气都在这时变成了脆弱与自怜,仿佛眼前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不停对我宣告:“你有家不能回!你有家不能回!”
真的好惨啊!最后,终于还是没办法对自己下这个狠心,于是倾家荡产,买了回家的机票!
后来,看《小狗钱钱》,当钱钱让吉娅列出十个想有钱的理由时,我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回家!在公司网站写关于理财的文章,“什么钱不能省?”我写下的第一条就是:回家的钱!
我这个想家病还常常被朋友们鄙视:都多大了居然还想家!甚至他们会一脸优越的说:我都一年没回了也不像你那么想家啊!仿佛人长大了再想家就是一件极没出息的事儿!
可我反而觉得越是长大才越该恋家!
年少的时候,是困在笼子里的鸟,一心想飞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渴望体会自由是什么,等飞远了飞久了也飞累了,才渐渐明白,曾经的那个笼子有多安全多舒适多温暖多么让人想倚靠!
年少时,父母正年轻,我们无牵无挂,甚至也不懂得牵挂,想家大概只在自己受了委屈,生病或者没钱的时候才会发作,可现在我有能力养活自己,不会让自己受委屈,也不再像小孩子,生病渴望有家人陪伴,但想到父母越来越深的皱纹,妈妈胳膊上逐渐长出的老年斑,奶奶佝偻的背,满头银闪闪的白发,还有每次离家她说的那句:我好像活不到你下次回来了!
这才是我最最想家的时候,他们的年老,他们的牵挂就是我的乡愁!越是长大,这份乡愁便越浓烈。
http://tc/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382caa67e910dd97dc73074b22c626de.jpg
在外面奔波久了,就会发现,这世上任何精致的美味都有吃腻的时候,只有妈妈做出的味道永远都吃不够!
平心而论,我妈的厨艺真的很差,从小到大家里上桌的几样菜无非就是炒四季豆,炒土豆丝,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鸡蛋,黄瓜炒鸡蛋,还有一道过冬菜:清炒大白菜!这几个菜我妈做了二十几年一直是同一个味道,并不好吃,我常常会冒出一个很不孝的想法:“一个人做饭做二十几年,厨艺一点不见长这得是多没天分!”
不过我妈的面食做的很好,她蒸的包子永远薄皮大馅四十几个褶,她烙的饼,表面一层油光,最上层咬起来总是嘎嘣脆,内里数不清的小薄层!每年生日的时候,最想吃到的美味不过是她亲自做的手擀面!还有她包的饺子,在我眼里简直就是天下第一好吃。
这次回家,每每吃完饭,我总抚摸着自己圆滚滚的肚皮对我妈说:“妈你太讨厌了,总要做那么多别人爱吃的,这下又要长几斤肉了。”我妈就会笑着说:“吃了我的粮食还要嫌我把你养胖,真是没良心!”
有时我会忽然生出一种恐惧,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就再也吃不到妈妈做的味道,你能感觉得到这种恐惧有多可怕吗?
想起之前看的一个段子:
下载了一款穿越软件,可以根据照片模似出人老以后的样子,妈妈知道后一定要我模似一个我80岁样子的照片给她看。
我笑着说:我80岁的样子肯定很丑,还是别看了,那有什么好看的?
妈轻声说:看看吧,我怕我看不到!
这种恐惧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有一天,它真的会发生!
我已经忘了自己年后哪一天离的家,可奶奶还记着,正月十三,没在家吃上元宵节的饺子,她一直耿耿于怀。奶奶问我,这次回去要什么时候再回家?我说大概要过年了吧,奶奶就掰着手指头算:8、9、10……还要六个月,那么久啊!
我忽然又泪水决堤,好想对奶奶和爸爸妈妈说一声对不起:对不起,原谅我的自私,不能承欢膝下,对不起,外面的世界真的好大,我眼里有太多梦与远方,不能甘心一直守在你们身旁。
但我会常回家看看,不管去到哪里!妈妈的味道,是我一辈子抛不开的乡愁!
作者简介: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新书《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热卖中。微博@柒月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