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费
(2014-02-26 07:46:38)
1979年国家首次发放班主任费 当时按班级人数执行不同标准
谈及班主任费,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记者了解到,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了《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规定班主任津贴一般为:“中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5元,36人至50人发6元,51人以上发7元;小学每班学生人数在35人以下发4元,36人至50人发5元,51人以上发6元。”
1988年,人事部、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和建立中小学教师超课时酬金制度的实施办法》,规定:“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提高的幅度和教师超课时酬金的具体数额,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此后,全国各地基本上按1979年的国家标准增加了一倍左右,不同班额分别为中学10—15元,小学8—12元。
有的区涨至每月五六百元 有的仍按每月15元发放
记者了解到,干班主任需要极强的责任心,他们除了承担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大量细致繁琐的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的付出如此之大,可每月领到的班主任费却少的可怜。据介绍,去年秋季开学后,济南市历下区率先安排专项资金,将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班主任津贴由原来的每班每年3600元,提高到每班每年6000元。该项补贴分为两部分发放,其中5400元按照每年9个月的实际工作时间,依据学校的班主任考核办法逐月发放。其余的600元由学校根据班主任的工作业绩情况,用于学期或学年度的补助、奖励。此外,入选济南市或历下区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还将分别按照每人1万元和8000元的标准拨付工作室专项经费。
在今年槐荫区两会上,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槐荫区中小学班主任费也由原来的每月200元涨至500元,按10个月发放。而天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班主任费今年起涨至每月500元,加之按国家政策发放的15元,总共是515元,按10个月发放。另外两个月进行绩效分配,各学校自行制定分配方式和考核标准,跟班级管理工作挂钩。比如,各项检查情况、黑板报的得奖情况、教师出勤率等。
在市中区,中小学班主任费仍维持在每月160-190元不等。具体发放标准按照班主任工作年限确定,同时也要考核班级管理情况。历城区则依旧执行上世纪70、80年代出台的补贴标准,每月按15元发放。现有的补贴入不敷出 班级活动老师自掏腰包
“既然选择了干班主任,肯定不是冲着补贴去的。但话说回来,现在每个月发放的补贴确实有些入不敷出。为了提升班级管理工作,很多班主任搞班级活动都是自掏腰包。”省城一小学班主任对记者说。
市中区一干了8年班主任的小学老师告诉记者,现在每月的工资近3000元,其中包括175元的班主任费。“我们是按工龄算的,5年一提升,每次涨15元。我开始每月发160元,现在涨到175元了,有些干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可以拿到190元。但最高也就这样了。”
该老师称,现在学校不允许收取“班费”,所以班级搞活动基本都是班主任自掏腰包。赶上各种节日,布置教室、给学生购买礼物,平时买小粘贴奖励学生,这些都是自己花钱。“像开学前,我不想让学生来打扫卫生,就找家政公司来干,两个小时就要100多元,这钱就我自己交。虽说不是每个月都这样,但一年平摊下来,每月160元的补贴实在太少了。”
声音
补贴太低影响教师积极性
各界人士呼吁财政倾向教育
采访中,部分小学校长也向记者表示,20多年前,老师们都争着当班主任,那时学生少,好管理,每个月还能有补贴。上世纪70、80年代,老师每月工资才40、50元,那时每月班主任费补贴15元就很高了,可现在教师工资每月涨至3000多元,补贴还发15元确实有些少。学校也想多给老师发点钱,可这样违规,所以每学期开学前,给老师做动员都是校领导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老师生活压力大,房贷、车贷、还要养家糊口,如果班主任费太低,会直接影响教师的积极性。”省城一小学校长对记者说。
而在近几年的两会上,不少教育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重视教育发展及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班主任补贴标准,提升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