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文化历史情感 |
分类: 《如风往事》篇 |
笔者是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人,因而就被大家称之为“70后”,但凡是在这个年代里面出生的人,多多少少也是有去经历“计划经济”这个时期的,我少说至少有经历过十五六年之久!
我们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如今,可以说一共有去经历过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计划经济时期”,从1949年一直要到1993年的年底,在这个时期里,购买绝大多数的生活物品,都需要凭各类票证供应的;第二个时期是“市场经济时期”,从1994年一直到现在。
由于我明确的知晓自己是一个比较愚笨之人,记事的能力与本领,也要比其他人、正常的人来的迟到许多,最最多自己只能够记忆起学龄前、实足六岁时发生的各类人事物情,在此之前发生的各类人事物情,自己是一概不知道的。还据父母以及长辈们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语,曰:“你本人在双满岁时,不但连一句话语也是不会去讲的,而且独自一个人连坐都是做不起来的,一坐就会浑身瘫倒下来,需要在你的四周围围上厚厚的被子,你才有可能勉勉强强的坐起来!”……
尽管是这个样子,当自己身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面时,印象最最深刻地、最最主要的人事物情,到底又会有哪几件事情呢?!
其一就是:每家每户的工资加奖金的收入,全都是不怎么多的,而且彼此间在收入方面的差距,也是相差无几差别不是很大的。
其二就是:各种物质可以说是极度匮乏的,不管是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资,还是生活与精神方面的物资,全都是如此的,基本上购买绝大多数的商品或食物,全都是需要凭各类票证来供应的,而且钞票和各类票证两者都不能缺少的,缺少了其中之一便不能去购买了。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就有各式各样的票证,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包的。譬如说:有香烟票,还要去分上中下三旬;购买烧菜用的糖,则需要有糖票;购买自行车需要自行车票证;穿在身上的衣服,是需要凭布票去购买各种布料的,对于那些家庭人数来的比较少的人家来说,就算去积攒整整一年的布票,还不一定能去制作一套衣服哦……
其三就是:因为在各个方面的物质都是极度匮乏的,还因为彼此间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的缘故,更因为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是十分有限的,外加上家里子女众多的缘故,【备注:凡是处在计划经济年代里的家庭,最少也会去生育有两个孩子。】从而导致连小孩的玩具也成为了一种稀有品和奢侈品,可以说,即便有玩具什么的,对于绝大多数的家庭来说,也是买不起玩具的,是很少有人家能拥有玩具的。
对于身处在那个年代里面的人来讲,也有极少一部分人家或家庭的经济收入是来的比较高的,也唯有这些经济条件较高的人家或家庭,会去给自己的小孩购买并去拥有多套玩具,然而对于普通的人家或家庭来讲,是很少有人家或家庭,能给自家的小孩去购买并能去拥有多套玩具的,虽说是如此,至少家里也会拥有一两套玩具什么的。
就在那个年代里面,我的家庭就是众多普普通通家庭当中的一份子,从我六岁开始记事的那一刻起,一直要到自己第二次上小学三年级时,家里唯一拥有的一套玩具,就是由十六个木质方块组成的一套积木。据母亲对我讲,这套积木还是在我亲大哥陆明虚岁五六岁时,父母亲买给他玩的,我比我大哥要小五岁,等到我六七岁时,因大哥已经长大不再需要玩这套玩具,才把这套玩具转让给我把玩。还据母亲对我讲,这套积木也同样是父母亲省吃俭用,买给大哥玩的。
顺便要去说清楚地一件事情就是——还是因为自己比较愚笨的缘故,自己在就读小学的时候,学习的成绩与学习的能力,全都是不怎么好、不怎么理想的,若是每次考试能勉勉强强的及格过关,已经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哦!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全都是不怎么好、不怎么理想的原因,因此说,别人小学只要读六年就行了,而我每次每逢单数年级的时候,就需要再去复读一年,我在小学一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的时候,各去复读过一年的,自己也唯有复读过一年以后,才可以再上升一级去读书哩,我在小学一共读了九年书。
等到我复读三年级时,家里唯一拥有的这套积木,才被母亲亲手扔进到垃圾箱里面,就因为这套积木缺少了一块,不管怎样去寻找就是找寻不到,这套积木在我家呆了有十年至十一年左右的光景哩,依旧还能清楚地记得,在扔到垃圾箱之前,她事先有告诉过我的。
之所以会扔进到垃圾箱的里面,是有着如下的两个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就是:父母亲都一致的去认为,我和亲大哥都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一个青少年,就可以不需要再去把玩这套积木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认为也是最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当我们一家四口第四次搬迁到层高为六层楼一梯能居住三户人家时,竟然会不小心遗失掉一块积木,这也很有可能是一种天意吧,父母亲都一致的去认为,既然已无法成为一套完整的积木,还保留着这套有残缺的积木干嘛呢,自然要把剩余的积木给扔进到垃圾箱里面!
顺便还要去说清楚地就是——我家在这套木质的积木还未曾给遗失一块之前,这套积木是陪过我们家有去居住过三次房子的,第一次是居住在父母亲第一个上班地区——顾路镇,这个镇也是父母亲结婚生大哥的地方,那时的我还没出生,是父母亲告诉我的;第二次是居住在由房管所提供的私房;第三次是居住在由政府建造的、临时的两层楼红色砖头房子里面的;这三次的居住,积木还保存完整的。
我至今还能清楚地去记得,这套木质的积木是有六个面的。
那么,在六个面的里面会有什么样的图案呢?!六个面的图案分别就是——其一:在这个面的里面,其颜色的主基调全都是红颜色的,里面是一辆三开门的巨龙公交车和一辆老上海牌轿车,巨龙公交车车头的上部和车尾的上部全都是圆弧型的;其二:在这个面的里面,全部都是各种类型的烧煤火车,其中的一辆火车还冒着白颜色的浓烟哩;其三:在这个面的里面,全部都是各种类型的农用拖拉机;其四:在这个面的里面,是有两个图案的,分别是一架救援直升飞机和一艘海事巡逻艇;其五:因为我是土身土长的上海人,所以在这个面的里面,全部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行走在上海市区里面的交通工具,有两根长长辫子的巨龙公交电车,黄鱼车,机动三轮车,这款车子不仅一直要活跃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基本上也是那两个年代里面的出租车,既被上海人戏称为“乌龟壳”,还被上海人叫做“啦格布”,带有三角架子的自行车;其六:在这个面的里面全部是各种类型的卡车。
同样是因为自己天生就是属于比较愚笨的缘故,我还记得是父亲一次又一次来教我如何去把玩这套积木的,如何来把那些不怎么完整的图片,去搭配拼接成为一副完整的图片,如何去翻动一排又一排积木,使之能够成为另外一幅完整的图片,就连自己的亲大哥也曾教过我的,而且他俩还是不厌其烦地去教哦,直至把我给教会为止。
父亲也知道我是遗传我爷爷陆俊德愚笨基因的缘故,生性也是属于愚笨的人,玩积木也要教很长时间才能教会的,因此就把图案里面有一辆三开门巨龙公交车和一辆老上海牌轿车设定为第一个面,先去学会搭配拼接这个面,再逐步去搭配拼接其他的五个面,等搭配拼接学会以后,再去学会翻动一个又一个面,使之成为新的图案……
或许,当有人拜读过上述文字后,会这样理解并去认为的,不就是一套木质的积木嘛,又有什么值得你拿出来大书特书的呢?!
然而,我是这样来理解并去认为的,既没有去经历过计划经济年代里面的人,也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父母亲收入来的较少的年代里,是不能够体会到,一个小孩能拥有一两套适合他或她把玩的玩具,是多么来之不易的一件事情啊,一旦当自己能够去拥有以后,不仅仅在内心深处是满心欢喜的,亦是爱不释手的,更是会倍加的去珍惜这仅有的一两套玩具。等到每次都玩好了以后,还会好好的去整理好、归置好并去放在固定的地方,因为像这样一类小孩全都是深知的,一旦有缺失的话就没得玩了,父母亲还未必肯去购买一套新的玩具。
现在的小孩,和往昔比较起来,不单单是生活条件是来的比较好、比较富裕的,各种玩具也是来的琳琅满目的,还会让小孩挑花了眼。只要是在能力范围之内,若是不欢喜某件玩具的话,父母亲或更年长一辈的长辈,还会定期、不定期的去购买更好的各类玩具哦……
在我的童年时代,虽说父母亲的收入不高物资匮乏,至少有五六年的时间里,唯有一套木质的积木可玩,还是感到无比的幸福!
【备注::文章为作者原创;:图一图二和最后两张图片均是作者编辑的;:各种上海滩风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1年09月03日星期五晚上